李秉常雖不知遼國使者所帶的鴆酒,但他對於遼國開出的條件是知道的。
李秉常走回後宮,看到其子李乾順非常高興。
李乾順正由梁太後和梁皇後二人看護。李秉常聞知後立在殿外,卻沒有進入。
他一直等到梁太後走後,方才進入宮中。這些年梁太後一直多病,每日都服許多藥,唯獨看到李乾順氣色方才好一些。梁太後每日都要看望孫兒。不過李秉常絕不與梁太後見麵,即便二人的親母子。
等梁太後走後,李秉常看向梁皇後和長子李乾順。
梁皇後是前國相梁乙埋之女,當今相國梁乙逋之妹,也是梁太後的侄女。
生子李乾順後,梁太後非常喜歡此孫子,這算是梁氏與皇權彌補裂痕的一等方式。不過國內嫌隙已深,李秉常也不能調和。譬如東廂兵馬由梁乙逋掌握,西廂兵馬統軍是仁多崖丁。
現在仁多崖丁戰死涼州城後,人選要重新定下,留下空缺他想推舉皇族出身的嵬名阿吳,不過遭到梁乙逋的反對。
他執意推舉從涼州城逃出的仁多保忠為統軍。
誰都知道仁多家已是沒有勢力了,若是仁多保忠出任西廂統軍,那麼國內兵權還是要落入梁氏之手。嵬名阿吳出身皇族,至少可以與梁氏維持一個平衡。
不過梁乙逋態度非常堅決,李秉常無可奈何最後隻能答允了梁乙逋的意見。
梁皇後雖是女子,但是如她的姑姑一般非常有主見,李秉常對她也很欣賞。但欣賞歸於欣賞,要想用血緣親情,來縫合巨大的利益上的分歧是不現實的。
李秉常默默坐了一會,他不言語一句。他擔心眼前的皇後也不可信任,會將他的任何言語透露給梁太後和梁乙逋。
所以李秉常就是沉默。
梁皇後突對他道:“陛下,臣妾近來看春秋一書,裡麵有齊桓公殺哀薑之事。這哀薑雖是天怒人怨,但殺之於禮數不和,為君子所不恥。”
李秉常聽梁皇後這麼說,唯有苦笑道。
梁皇後道:“陛下,臣妾聽說遼國使者要來了嗎?”
梁皇後目光定定地看著李秉常。
李秉常覺得身子有些顫抖問道:“你如何知道的?”
“陛下數日前與李清言語時,臣妾不小心聽了一句。”梁皇後目光定定地看著李秉常。
……
遼國使者耶律撻不也目望著興慶府。
耶律撻不也是耶律仁先之子,耶律仁先在遼國的地位與耶律休哥齊名,身為他的兒子耶律撻不也也是遼國重臣,而且能文能武。
這一次他奉遼國國主之命突然來到黨項國,身懷著一項秘密的任務。
他熟悉興慶府的由來。
李繼遷奪取靈州後,定為西平府,作為黨項的政治中心。
但李德明繼位後,認為靈州處於居四塞之地,不利於防守,於是命大臣賀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黃河建了這座城池,當時名為興州。
後來李元昊即位後廣造宮殿,效仿宋朝遼國設立文武班,將興州改為興慶府。
興慶府見證著黨項帝國的崛起。
耶律撻不也看著雄偉的興慶府,僅是護城河便闊十丈。
他從東門入城見道路成方格形,街道非常寬敞,街坊裡多是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但比遼國燕京要規整多了。耶律撻不也心底暗暗掂量著。
耶律撻不也快抵達黨項皇宮時,一旁匠作乒乒乓乓之聲不絕。黨項極重視兵甲的製作,所以匠作坊就設在宮城一旁,便於國主隨時檢視。
這令耶律撻不也對黨項更高看一眼。
他知道其實遼國目前也有困境。
遼國西北路招討司,專門應對阻卜。
對於阻卜遼國一直實行的是羈縻之製,表麵是遼國是宗主國,其實由阻卜各部自治。之前阻卜雖有幾次叛亂,但還算恭順,當年遼興宗討伐黨項時,阻卜各部還紛紛派兵支援。
不過阻卜這些年天災不斷,遼國也是主動安撫賑濟,對部族賞賜錢糧,接濟他們過冬。
但之前耶律乙辛在朝時,遼國吏治敗壞,賑濟的錢糧經官吏們的層層克扣,很難抵達底層百姓的手上。
現在如阻卜的拔思母部,達裡底部已是蠢蠢欲動,頗有反叛之意。
之前宋朝攻涼州時,遼主耶律洪基雖有介入之意,但也是底氣不足。他一直通過賞賜來賑濟阻卜各部,換取太平同時嚴懲叛逆,另一麵東北鷹路上各部也是不安定。
遼國這邊按住阻卜,那邊按住女真,實已是消耗了不少國力。
這次耶律洪基看到宋朝對黨項之爭中取得了優勢,在是否介入上,召開了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