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理論認為,雷擊蒸發土壤、微波輻射空泡、氧化浮質、天然核聚變、暗物質、反物質極小微粒、磁單極子和普朗克尺度的黑洞都有可能引起球狀閃電……‘丹霄’的存在,無疑能對此給出全新的解釋……”
“‘丹霄’或球狀閃電在特定條件下能夠無視物質障礙,這種特性在現有的物理學中幾乎是無法解釋的。”屏幕裡,施夷光點了點頭,對羅斯教授的說法表示認可,適時地解釋道:
“我們推測,這可能與元氣本身的特殊性質有關,也可能與暗物質或更高維度的物理現象存在某種聯係。此外,‘丹霄’最多可以穩定存在15分鐘,跟中子的平均壽命幾乎完全相同,這也引發了另一係列猜測……”
“中子衰變之謎!”羅斯教授立即回話道:“使用真空瓶試驗和約束法試驗這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測量中子平均壽命,給出的結論並不相同,前者比後者短了9秒種左右,這絕非簡單的係統性誤差!“
“看上去,這可以用中子衰變的產物不止質子、電子、反中微子,還有1%的概率會生成暗物質粒子來解釋……而這正是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探索的問題。”施夷光微微一笑,補充說明道:
“‘丹霄’的生成與消亡過程中可能伴隨著許多超出標準模型的新基本粒子的釋放,在一係列的衰變過程中改變環境中各種帶電粒子的豐度,從而在AMS磁譜儀處采集到異常信號。”
羅斯教授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知這項實驗的挑戰性與重要性,但同時也意識到其中蘊含的無限可能:“我個人很願意嘗試對‘丹霄’的探測計劃。但我們需要更詳細的實驗方案和理論支持。”
“這是自然。”對麵的施夷光點了點頭:“為此,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套有關元氣-暗物質理論所建立的全新模型。這是由我的朋友,也是本次合作計劃的主導者趙青提出的。”
“她基於希格斯粒子二重態與三重態模型的假設,構建了一個包含五種或七種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理論框架,並引入了多個右手中微子單態與暗光子組成的暗電弱力體係……”
“在這個模型中,希格斯場由標準模型的二重態希格斯場和一個超荷Y=2的複標量三重態場組成,自發對稱性破缺後產生七個物理希格斯標量粒子,包括兩個CP為偶的中性標量粒子、一個CP為奇的中性標量粒子、一對單電荷標量粒子和一對雙電荷標量粒子。其中,帶單電荷和雙電荷的希格斯玻色子是這一模型的特征粒子,它們或許正是連接元氣-暗物質與現實世界的橋梁之一。”
“通過AMS磁譜儀的高精度探測,我們有望捕捉到這些粒子衰變過程中釋放的特定信號,如暗希格斯軔致輻射過程中暗光子的產生以及隨後的高能正負電子對等現象,從而揭示高能元氣反應與希格斯場之間的深刻聯係。此外,我們還將關注J/ψ粒子衰變過程中的帶電輕子味破壞現象,這同樣是驗證我們理論模型的關鍵。”
同時,伊麗莎白也示意下屬將一份厚厚的文件遞給羅斯教授,裡麵有著對這一全新粒子模型理論的深入描述,後者則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不時跟屏幕對麵的施夷光進行交談,臉上露出了越來越凝重的表情。
顯然,這份報告所涉及的理論深度和複雜性遠遠超出了羅斯教授的預期,他拿起桌上的一支筆,開始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著其中的理論要點,列出各種複雜的數學物理公式。
“我必須承認,這個理論模型非常吸引人,對於深入探測暗物質已有十年之久的AMS項目組來說,就像是漆黑的深夜中出現的一縷曙光。”過了一段時間,羅斯教授放下手中的文件,認真地說:
“在它所作出的預測中,這幾種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大約在65~400GeV之間,而標準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則約為125GeV,這基本上位於阿爾法磁譜儀對0.5~350GeV正負電子的探測範圍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