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雜牌軍,自然就是倭、安,以及他國聯軍組成的部隊。
皇四旅旅長歐文,深知手下這幫雜牌軍的尿性,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重用,隻讓他們作為輔助和消耗。
唯獨倭兵那群小鬼子,反而被他保留下來。
原因無他————這幫小矮子看著不起眼,還一個個都是營養不良的羅圈腿,但打起仗來是真不要命啊!
和安氏、聯軍那些,隻想跟在英軍後麵撈好處的部隊不同,這些小倭子可是奔著搶地盤來的!
王在出征前曾答應過他們,打下李朝之後,就會交給他們和安氏一同代管。
一聽這話,這群生性就喜搶掠擴張的小倭子,還不一個個嗷嗷叫的衝上去拚命?
果如歐文所料,聯軍和安氏的圍攻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效,在第六天的時候,終於暫時偃旗息鼓。
李景隆也算能暫時鬆口氣。
穿越漫長的阿虎飛嶺山脈,剛到元山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皇四旅就來了。
本就疲乏的軍心,差點一度出現嘩變的跡象。
好在有丘福頂在前麵,他才終於能騰出手來整頓軍紀。
這個時候,他也終於明白蘇謹說他‘任人唯親’是什麼意思了。
在親手處決了幾個怠軍、口出怨言的親信之後,軍紀終於為之一肅。
但想要重新具備高昂的戰鬥力,李景隆童鞋心裡清楚,他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啊。
這個時候不由得深恨自己,為什麼浪費那麼多寶貴的光陰?
真以為陛下登基,就天下承平了嗎?
不過,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沒有機會後悔。
就在他惱恨自己浪費光陰的時候,英軍再次對元山發起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輪到李景隆吃了大虧。
元山城依托眾多山脈,居高臨下不假,但也有一個致命缺陷————臨海。
臨海本是好事,交通便利,利於發展海貿,溝通往來。
但在戰時,就會成為敵軍的突破口。
元山城緊鄰東朝鮮灣,是一處絕佳的天然港口碼頭,但這樣也給了英軍第二個進攻方向——英軍皇家第五艦隊。
第五艦隊將皇三旅、皇四旅和炮兵團送到釜山、蔚山後,返回對馬島重新休整、補給裝備。
然後,掉頭就直奔元山而來。
而這個時候,隋越的慎海衛艦隊還在西線的江華灣附近,準備支援徐輝祖部,壓根騰不出手來支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