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督,節哀。”
李增枝漠然抬眸,點了點頭“有勞諸位大人吊唁家兄,感激不儘。”
“應該的,應該的”,一個禦史忽然低聲說道“李都督,可否借一步說話?”
李增枝愕然,旋即默默起身點了點頭“請諸位移步書房一敘。”
誰也不知道幾人說了什麼,隻是第二天一早
“什麼?李增枝跪在宮門口?”
朱棣一臉愕然“他不給他哥哥守靈,跑皇宮來裹什麼亂!”
黃儼一臉難為,“皇爺,李都督說,他說”
“有話說,有屁放!”
朱棣隱隱覺得事情不對,臉色冰冷看著黃儼“據實奏!”
“是,皇爺。”
黃儼理理思路,儘量組織溫和的語言複述“李都督可能是對晉國公有些什麼誤會,他覺得他覺得曹國公殉國一事,是,是”
“他是不是說,李景隆之死,是蘇謹乾的!”
“皇爺英明。”
“朕英明個屁!”
這些日子,朱棣一直在後悔,是不是因為自己給李景隆的權利太大,才讓他在朝鮮生生把自己浪沒的。
現在倒好,還把謹弟卷了進來。
等等!
朱棣隱隱覺得這件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
如今的他早不是當年那個愣頭青,皇帝當久了,對這種官場傾軋的事情十分敏感。
“說,李增枝想乾什麼?”
“回皇爺的話,李都督彈劾晉國公抗旨出京,私涉援朝軍政,孤立曹國公先鋒軍,繼而視死不救,致曹國公陣亡殉國。”
“嗬,罪名還挺多。”
朱棣冷笑看著黃儼,心裡卻惦著其他的事。
自己登基這近兩年,看似風平浪靜,下麵實際風起雲湧,暗流湧動。
尤其是江南一帶,對自己這個‘北人’十分不服氣。
其中,尤以兩江為甚。
若不是謹弟當年狠狠殺了殺兩江的貪官,那邊恐怕倒現在都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化外之地’。
當然,謹弟也徹底成了這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再加上現在朝廷正在大力施行的學政、農政、醫政改革,更是動了他們的大蛋糕。
醫政改革還好,畢竟現在還沒爆發直接的利益衝突,施行也算順利。
但學政和農政,可是徹底顛覆士大夫家族利益的政策,怎麼可能順利?
尤其是國家產糧要地,江浙一帶,更是陽奉陰違,私底下的暴亂事件一起又一起,背後都是這些家族的身影。
要不是蘇根生帶著童福山和許圭在那邊鎮著,恐怕早就變成一道‘君命不下鄉’的空頭旨意。
在這個時候,李增枝忽然跑來鬨宮彈劾蘇謹,朱棣很難不懷疑,這背後有人在扇陰風、點鬼火。
“讓他滾回去老老實實給他哥守靈,少在這給朕裹亂!”
“那個”
黃儼麵色有些難為“皇爺,李都督說您要是不應,就一直在宮門前跪著”
“威脅朕?”
朱棣眼中不可察覺的閃過一絲殺意,眼睛微微眯起“那就讓他跪著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