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曾經和他們是一路人。”
趙哲調兵遣將,嚴守宮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望向一個地方。
“春和殿,是什麼人在把守?”
一個個子矮小的侍衛,單膝跪地,抱拳道“回殿下,是王祥的北宮侍衛。”
魏雲色等人有些奇怪,大齊的將士,輕易不會行跪禮,而且內衛更是精挑細選,個個都是身材欣長,麵容端正之輩,這個怎麼這麼矮。
他仔細一看,太子身邊最靠近的親衛,幾乎全是這個模樣。
看來是太子的死士,魏雲色心中無限懊惱,怎麼就沒發現這個太子是個韜光養晦的好手。今日的局麵,已經是無限的被動,就算陳壽死了,自己的權勢也不保了。
王祥這個人,趙哲是知道的,他隻忠心於父皇一個人。
“先誅殺陳壽,再向父皇稟報。”
“謹遵殿下之命。”
內侍省的北邊是眾妃居住的西宮,南邊是作為閱兵場的阿閣,除東、北各有一處大門,另有三處角門。
陳壽和苗德商量之後,決定除了東邊的正門之外,其他各門全部封死。
正門的門樓及門外兩側的闕樓劃為囤兵之所,兩千個陳壽的手下,分為兩班,一班在門樓內休息,一班在門前警戒,輪流值守。
再挑選幾名箭術好的,登上門前的闕樓,居高臨下守住大門。
眼下不知道皇帝的情況,也不知道太子手裡究竟有多少人,貿然進宮十分危險。
皇宮內,還有不少是忠於更元帝的人馬,若是他知道太子謀反,應該也會組織人手鎮壓。
到時候裡應外合,勝算大增。
陳壽扶著欄杆,看向遠處的宮殿,心中波濤起伏。
一人之死,竟然埋下王朝覆滅的種子,可見當時他是多麼的出眾。
原來當年扶風太子之變,追隨他的人是如此之多,可惜他們所托非人。
扶風太子刎頸而死,把那些拚死為他的手下賣了個乾乾淨淨。
參與此事的大臣,儘數被殺頭抄家,但是這股勢力實在太龐大了,強如當時的皇帝,也不得不忌憚三分。
屠殺過後,有一夥人接受了皇帝的招安,他們仍然顧念這扶風太子的恩情,暗中保住了他的一個女兒。富婆蘇瓊枝,就是這個女兒的後人,可惜後來上位的更元帝,更是不堪,竟然強占自己兄長的女兒,枉顧人倫,堪比畜生。
也正是從那時候起,接受招安的一夥人,人人心中不忿,皇帝也不再信任他們,而是又把他們清算了一遍。
北司的大權,也落到一個毛頭小子姚保保手中,而四大太監淪為邊緣人物。
而另一夥人,大多是家眷被殺的官宦子弟,他們隱姓埋名,暗中積蓄力量,勢要殺儘天下姓趙的皇室。
苗德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夥人竟然和章華太子勾搭起來了。
扶風太子當年領兵出戰,統兵多年,威望甚至蓋過了天子。
他的手下雖然被清剿,但是根本無法拔除乾淨,這些人隱藏之後,軍中、官場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網,甚至民間也發展出一個以造反推翻趙齊王朝為己任的白蓮教。
這也是為什麼白蓮教勢力極大,卻沒有一點章法,好像純屬為了攪亂天下,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隻是一味的破壞和殺戮,而不收拾民心。
陳壽還不知道白蓮教也是他們的手筆,不然更是要頭皮發麻了。
陳壽望著處處狼煙的宮殿,心中長歎一聲,原來這個王朝的覆滅,從扶風太子自刎時候,就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