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元符經有雲,曰:和以中正,上上其元,東引長青,平以內基。”
“青元劍經有雲,曰:劍之上形,蓋行以經腑,同以天門,升丹田之劍氣,出紫府之靈意。”
“問,青元符經之上上其元,是為何意,東引長青,是為何意。”
“問,劍之上形,何意行經腑,天門之開,何以走劍氣。”
兩個問題先後拋來,讓沈堯一下子有些發蒙。
望著前方那道身影,沈堯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不要胡思亂想。
他此時所處的位置,是金華山,玄青殿。
玄青殿,位於金華山主峰之上,屬於那青陽雲宮之下第一大殿。
金華山的左右龍角峰雖高,且座落有大量殿宇,但並非主峰。
左右龍角峰之間,那一輪澄澈青陽之下,才是金華山的主峰,其上連綿堆疊著大量雲宮仙殿。
青陽雲宮,是青陽天星下第一仙宮,而玄青殿,就是通往主峰之頂,青陽雲宮的唯一道路,也是前殿所在。
此時這玄青殿中,除去沈堯之外,還有不少修士,皆是一同在山腰雲海之下修行的道友。
但凡能站在這玄青殿中的,皆是三千修士之中最出色的那一批。
他們站在這裡,迎接玉宸靈淵真君的考較,便是為了爭奪那真正成仙的資格。
所有修士都清楚,唯有真正拜在真君門下,從門人變成弟子,才能得到真君的衣缽傳承,才能成仙。
此時沈堯和其他修士一起站在這空蕩蕩的玄青殿中,腳下是光滑如鏡,可鑒人影的玄玉靈石,兩側是一根根白玉築基,蟠龍鑲金的紅色廊柱。
在那廊柱之間,一道道輕紗遮掩下,香爐中噴出嫋嫋青煙,提神醒腦,讓人維持靈台清明。
可此時麵對江生的問題,沈堯也好,其餘修士也好,還是陷入了遲疑。
回答問題,若是搶先卻回答不到根源上,必然不被真君所喜,認為是嘩眾取寵。
可如果回答太慢,又難以完整敘說自己的想法,依舊不會得到真君的認可。
什麼時候回答,該回答到什麼程度,非常關鍵。
玄青殿深處,在青陽垂雲華蓋之下,是一座祥雲鎏金飛鶴雲床。
江生盤坐雲床之上,腦後功果道輪放出道道清輝,其玉冠鶴敞,麵色淡然,不見嗔怒,不見喜悲,一如那玄青殿外的古井,毫無波瀾。
殿內沉寂一片,隨著那青煙氤氳散開,一隻隻仙鶴飛入殿來,肆意行走著,無視了沈堯等人那糾結的神色。
突兀,沈堯行了個道揖:“回真君。”
“青元符經之上上其元,乃經義之本。”
“青元符經,首在青,青者,東也,木屬,乃生機之本,青元符經行以中正,潤人經絡,又合東方長青之道,故為道家啟蒙之基。”
“而東引長青,以平內基,乃是取東之長青,合日初紫氣,得以甘露,以淬道基,固自身之本”
沈堯侃侃而談,說了三五百言,其中不僅有趙雁翎教過他們的東西,還有沈堯自己琢磨出來的一些道理。
見江生微微頷首,沈堯似是受到了鼓勵,繼續說道:“青元劍經,與青元符經相通。”
“一者術法也,一者根基也。”
“以青元符經通青元劍經,所謂劍之上形,行以經腑,同以天門,乃是劍之走勢,當行體內奇經,走肺腑。”
“奇經者,臂絡以連三元,肺者,五行之金也。”
“所謂天門之開,以走劍氣,乃是運丹田之功,周遊經絡化以劍氣,出紫府合劍之靈,通肺腑得劍之意,終出自劍鋒,得見天法”
江生看著侃侃而談的沈堯,越看心中越是欣喜。
雖然麵上毫無表情,可心中江生對沈堯的悟性是極其滿意的。
眼下的沈堯,讓江生恍惚之間,似乎看到了拜入蓬萊時的自己。
那時的自己也是這般自信,也是這般無畏,麵對長老們的考較,敢站出來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想來,當時長老們看自己,也是如此吧。
而沈堯一說起來,似是忘了自己在哪,把江生的問題回答之後,還說起了自己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