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想的說的要的愛的
“都擠在心臟”
“行李箱裡裝不下我想去的遠方……”
下一刻。
伴隨著周圍樂隊手中的樂器一起響起。
坐在凳子上自彈自唱的王嶽恒歌聲驟然高亢。
就像是一群站在旅途中央的人,孤孤單單守著自己的行囊。
看著背後走過的路,看著遙遙無儘的遠方,集體無聲凝噎。
“這無敵嗓音太讓人沉淪了……”
“我靠,這唱的不就是我嗎?”
“小時候總覺得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長大了卻發現,這個世界根本不在乎你想什麼……”
“二十八歲了,沒錢沒對象,連買房子的首付款都掏不起,永遠像一個候鳥一樣,在這個城市連家都安不了,我真是活得太失敗了!”
“我也一樣,像是這座城市的陌生老男孩,我很熟悉他,他卻從來不願意接納我……”
“忍了半天到這裡終於是忍不住了,好想嚎啕大哭一場!”
“好想上去抱抱恒哥,也抱抱自己……”
“突然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聽王嶽恒唱《消愁》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的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真真的被唱到了心裡……”……
歌聲中,無數人終於在接連不斷的低沉情感攻擊中,默默流下感動淚水。
更有甚者,對於這首歌曲的感同身受,忍不住起身拿來白酒或是酒精飲料。
想要借酒當歌釋放內心突然而至的傷感情緒。
“這來的去的給的欠的算一種褒獎”
“風吹草低見惆悵”
“抬頭至少還有光……”
在現場或線上所有觀眾看來。
此時的舞台上好像有兩個王嶽恒。
一個在為現實生活而奔波,不斷遭受失意落魄打擊。
一個則沉浸在自己夢想之中,用歌聲為所有人帶來感動與希望。
“王總這場歌友會好特彆啊。”
“看得我都有些精神錯亂了,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他呀……”
坐在現場負責人員調動的李悅柒,工作間隙忍不住望向舞台上演唱的這位歌手老板。
一時間也同樣有些恍惚。
不論是送外賣還是跑龍套的王嶽恒。
還是坐在舞台上自彈自唱的流行歌手王嶽恒,都顯得那麼真實。
就好像真的經曆了兩世不同的生活一樣。
即便是那些影帝們,都不見得能演繹得有他這麼逼真。
……
“【鄧妙楚:信仰值+43】”
“【陳鶴軒:信仰值+40】”
“【金敏:信仰值+39】”
“【宋黎風:信仰值+66】”
“【張文峰:信仰值+58】”……
重新響起的口哨聲間奏旋律之中。
受到歌聲感化不同等級的歌迷粉絲們,所產生的信仰值也如奔湧而至的洪水一般,在自彈自唱的王嶽恒視野裡洶湧掠過。
這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人名。
甚至是以前專門針對過他的同行競爭對手或是娛樂公司圈內人士。
顯然在發現自己錯誤低估了這個少年歌手的能量。
並且聽過了王嶽恒一首首的經典震撼歌壇的曲目後。
這些歌手或高管們也都逐漸被他的才華與人品所折服。
轉而選擇放棄和他的針鋒相對,選擇來看他的首場歌友會。
並且和王嶽恒所預料的相同。
相比起廣撒網收獲信仰值。
彙集了自己粉絲的歌友會上,單個觀眾所貢獻的信仰值,明顯要比平時的演唱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