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朱雄英突襲方孝孺
“方先生所言,吾不敢苟同。”
就在方孝孺誌得意滿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
轉頭看去,赫然發現說話的是一七八歲的少年。
少年神情很緊張,卻勇敢的看著他。
周圍讀書人也都詫異不已,什麼情況?這誰家孩子,怎麼沒有一點教養?
當然,也有看笑話的。
至於是看方孝孺的笑話,還是朱雄英的,就不好說了。
唯有陳景恪,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
但心裡也很好奇,他會怎麼駁斥方孝孺。
方孝孺很快反應過來,並沒有訓斥朱雄英,而是拱手道:
“不知這位小郎君有何高見?”
朱雄英深吸口氣穩住心神,說道:“敢問方先生,孔夫子為何會被世人稱之為夫子、先師。”
“此亦為周禮,難道我們大明要禁絕天下人讀書,隻允許權貴掌握學問。”
但同時,他也為朱雄英的見識感到驚訝。
“若先賢皆墨守成規尊古不變,豈有今日之天朝上國?”
“今濟南府、青州府等大片土地,當時為萊夷所有。”
如果是平時,他們肯定會狠狠批判。
“我輩繼承先輩之精神敢為天下先,讓華夏走的更遠更加輝煌。”
“此與老子所言之小國寡民無異也。”
方孝孺張嘴想要反駁,然而朱雄英根本就不給他機會,接著說道:
“故,夏商周何來九州之地?”
“禹定九州,然這九州之地大多掌握在蠻夷之手,夏商周不過隻占據了一隅之地而已。”
陳景恪也驚喜不已,朱雄英說的這些,都是之前他講過的,隻是他講的很零碎。
陳景恪也歎道,方孝孺確實是一位君子。
“先生可知夏商周所轄土地幾何?”
“吾隻聞變法圖強,未聞有複周禮而強盛之國矣,先生以為然否?”
朱雄英說的這些,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知識範圍。
“不讀書不學習,古之庶人如何明智如何懂禮?”
“若先賢泉下有知,恐難以安眠矣。”
見眾人都被鎮住,朱雄英心下也不無得意,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所以,三代之時國土不過當今二三省之地,民不過數百萬。”
“這豈不是與先生方才所言,古強於今相悖嗎?”
“今時與往日,相差甚巨矣,如何能用同法治理?”
“當今大明坐擁十三省之地,生民六千餘萬,從南到北騎馬也要數十日時間。”
目的自然是通過曆史事實告訴他,華夏能擁有這麼大的領土,那都是靠先輩辛苦打下來的。
這個角度確實很新穎,之前他們從未想過。
恢複周禮,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方孝孺啞口無言,了解過三代史的他知道,這些都是事實。
“當時淮水以南儘皆為蠻夷之地,應天府在當時還是淮夷之土。”
他們還是第一次知道這方麵信息,且還是從一個八歲小孩之口。
以此激發他開疆拓土的雄心。
朱雄英馬上說道:“也就是說,在孔夫子之前是沒有私學的,學問為貴族掌控……”
可是,和方孝孺的恢複周禮比起來,他們更願意接受朱雄英的觀點。
酒樓裡的人再次騷動起來,這話大逆不道啊。
“四川乃蜀國之地,亦為秦時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