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好奇的道:“哦,伱想到了什麼?”
就奠定了它的地位。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某些事情很重要,隻是我們將其想的太重要了。
因為古人也是理發剃須的,再扯孝道就是打自己的臉。
“可是麵對這種赤裸裸的羞辱,也同樣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抗。”
儒生的反對?
胡惟庸案殺了幾萬人,趙瑁案又殺了幾萬。
新都到了。
徐允恭也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
作為太孫伴讀,陳景恪自然很樂於見到這一幕。
都是父祖輩改姓,然後世世代代為奴,才成為家生子。
就古代那種識字率,很多事情不提也罷。
徐允恭雖然沒有辦法全權代表徐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態度。
當然,這也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本意。
徐允恭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波折,心中不禁為他感到慶幸,對方孝孺也多了幾分好感。
很多奴仆為了討好主人,也主動改姓。
更何況,徐允恭還是他好兄弟,更是雙喜臨門。
“尤其是和利益、生命比起來,更是無足輕重。”
之後一路來到洛陽,見到了一片規模龐大的工地。
“按照道理來說,如此奇恥大辱,將士們應該群情激憤。”
根子還在《孝敬》上,一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陳景恪說道:“修成後比你想象的還要宏偉無數倍。”
他是認可朱標這個太子的。
大批的漢人,也將發型視為捍衛漢人尊嚴,反抗滿清的象征。
但現在是開國之初,是傳統最不重要的時候。
他更在乎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有勳貴,有官僚,有讀書人,有大地主……就是沒有幾個普通人。
大一統王朝開國之初,往往是新傳統形成的時期。
“將朱溫和效仿他的人亂刀砍死,維護自己的尊嚴才對。”
隻要不威脅皇權,又利國利民,他肯定會支持的。
“我知道你一向很大膽,但聽說你要剃發的時候,還是感到很震驚。”
至於頭發,在古代的地位確實被提的有點高。
“還好,方孝孺幫兜了底,否則恐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在官吏的引領下,很快就見到了朱標本人。
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住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他來這裡,與其說是監工,不如說是來休養生息的。
讓效忠誰,他就效忠誰。
也是他同意方孝孺的計劃,搶在遷都前,全力在河南推廣短發的原因。
乾脆就借著修新都的名義,讓他到洛陽這裡躲躲清淨。
姓氏,按照禮法來說,應該用生命去捍衛的東西。
雖然有沒有徐達的支持,朱標的地位都穩如泰山。
隻需要抓個總,具體工作自有彆的官吏負責。
而後繼續前行,去往洛陽。
“現在,就由我們來告訴他們這一切。”
“最開始我也以為,發型很重要。”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說短發和臉上刺字,天下人更在乎哪個?”
現代人有時候也會下意識的,將古代想的很美好。
打著傳統的幌子,對陳景恪來說根本就沒用。
但將頭發提高到民族特性高度,還是要等到明末清初。
陳景恪笑道:“鳳陽皇城是按照三十萬人的規模修建的,而且還未建成就停工了。”
“沒有人站出來反抗,至少沒有任何反抗的記載。”
想想也是,修宮殿哪需要他這個太子親自負責。
自從知道朱標得了高血壓,兩口子就沒少操心。
到達鄭州地界的時候,能感覺到河麵上往來的船隻增多。
每天少了勾心鬥角,耳朵根子也清淨。
雙方見過禮之後,朱標看著徐允恭的寸頭,有些驚訝的道:
“沒想到魏國公竟然決定親自下場了,這可不符合他一貫的作風啊。”
這個道理,是陳景恪在推廣剃發的過程中,想明白的。
“隻是沒想到,竟然如何宏偉。”
陳景恪沒有下船,隻是讓人給方孝孺送了一封信。
親眼見證一座新城的修築,且還親自參與的選址和設計,這種成就感實在難以為外人道也。
“以前沒人剃發,隻是沒人告訴他們,長發的危害。”
可事實上,隻是一個籌碼足夠,就可以隨意更換的東西。
古代人飯都吃不飽,拿什麼來重視禮節和榮辱?
還有一點,受教育開化之後,才能更清楚的明白很多道理。
實際上,它並沒有那麼重要。
但此時還是明初,頭發隻與傳統、孝道有關,還沒有被賦予那麼多意義。
“所以,宋朝的軍人臉上都是刺了字的。”
辮子又進一步被賦予了更高的含義。
以為古人更重視禮法,不像現代人禮樂崩壞。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古人比我們更加務實。
也因此,他對這座洛陽城,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而他的這種表現,在徐允恭看來,就是臨大事而處驚不變,這是能成大事的性格。
陳景恪又問了他一個問題:“你以為姓氏重要嗎?”
前世大家總是情不自禁的陷入誤區。
他肯定會認為那個人瘋了。
顯然在這裡他過的很不錯。
越是靠近洛陽,船隻就越多。
生怕他太過勞累,導致病情加重。
他就將鼓動役夫剃發,卻沒有想好後續保護措施的事情,說了一遍。
“洛陽城可是按照百萬人規模修建的,兩者自然沒有辦法做比較。”
等到清朝末年,革命先輩將辮子視為落後、奴役、壓迫的象征。
接下來的幾天,他表現的很平靜,沒有一點焦慮的樣子。
這裡是伊洛河和黃河的交界處,隻需修建一道水閘,就能控製船隻通行。
恐怕隻是大家以為的很重要。
回來是逆流而上,所以多走了兩天才到達開封。
找到負責水麵秩序的官吏,亮明身份之後,直接就通過了閘口。
“不但儒生反對剃發,就連百姓也會反對。”
徐允恭恭敬的道:“父親認為短發勢在必行,作為勳貴當起表率作用,於是命臣將頭發剃短。”
朱標讚道:“魏國公忠貞為國,乃百官楷模啊。”
又說了幾句場麵話,他才看向陳景恪,說道:
“給我說說你的具體計劃吧,我好決定如何配合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