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定黃_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_思兔閱讀 

第186章 定黃(2 / 2)

而且不是一處兩處,而是到處都是。

白英興奮的道:“這是地方衙門組織百姓開挖水渠。”

“現在將水渠修好,開春就可以引黃河水灌溉田地了。”

“黃河沿岸千萬畝旱田,都將變成上好的水澆田。”

“明年河南、山東和北平南部河北),就能實現自給自足,無需朝廷救濟。”

“三年之後,北方就可以重新變得富庶……”

聽到這番話,隨行官員皆竊竊私語。

黃河改道,從原本的風傳,到最後的落實。

其實大家心中都很擔憂的,怕黃河失控,怕最後做了無用功。

現在計劃平穩落地,黃河改道順利完成。

是好是壞不用等幾年後,隻看冒著嚴寒還熱火朝天,修水渠的百姓就能知道。

此真乃萬世之功也。

一名官員心中一動,站出來大聲說道:

“人為使黃河改道造福萬民,此乃亙古未有之事。”

“此等壯舉在我大明完成,皆賴陛下和殿下英明……”

“天下萬民,必將世世代代感念陛下和殿下恩德矣。”

不少人心中懊悔,這麼好的拍馬屁機會,怎麼被他給搶先了。

但嘴上卻不敢慢,一起跟著說道:

“陛下、殿下英明。”

朱標笑了笑,說道:“真正應該感謝的是陳伴讀和白郎中,以及所有為此付出汗水的人。”

陳景恪趁機說道:“殿下,不若豎立一座碑,以紀念此次壯舉。”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朱標也很是意動,左右看了看,說道:

“也好,希直的文采最好,這碑文就由你來寫吧。”

方孝孺沒有推辭,雖然修黃河沒他的事兒,可如此盛事他豈能不參與一番。

陳景恪又說道:“但‘黃河改道紀念碑’這幾個字,一定要有殿下親筆才行。”

其他人自然也知道該說什麼,紛紛表示必須殿下親筆。

朱標知道他的意思,笑道:“你呀,也學會溜須拍馬了。”

陳景恪一本正經的道:“這是全體臣工的心意,請殿下順應民意,莫要涼了人心啊。”

其他人紛紛道:“是啊是啊。”

朱標無奈的道:“真是拿你沒辦法,以後不許如此了啊。”

陳景恪笑道:“是……那誰,還愣著做什麼,快吧筆墨拿過來。”

馬上有內侍取來筆墨,朱標揮手寫下了幾個大字。

不過不是什麼‘黃河改道紀念碑’,而是‘定黃碑’三個字。

“雖然知道是奢望,但我還是向蒼天祈禱,從此黃河能再不起禍患。”

眾人自然又是一片馬屁聲,殿下宅心仁厚什麼的。

之後方孝孺又一氣嗬成,寫下了一篇碑文。

講述了事情的經過,讚美了朱元璋和朱標,又表彰了陳景恪、白英、李祺等人的付出。

豎碑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操心,自有李祺這個名義上的總負責人去操辦。

順著新河道一路向東,進入山東地界。

朱標沒有停留,而是直接進入了大運河,準備南下返回應天。

之前大運河山東段一直半通不通,究其原因還是北方缺水。

少了黃河這個主要水源,靠零星的河流,根本不足以支撐大運河。

前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用了永樂年間。

朱棣派人修繕山東段。

白英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才出仕,幫助朝廷成功修好了大運河。

結果自己也累死了。

可是這次修繕大運河,是以犧牲整個山東的水資源為代價做到的。

本就稀缺的寶貴水資源,就這樣順著大運河流入淮水,然後流向大海。

加劇了山東地區的旱情。

這一世黃河改道成功,完美化解了所有問題。

雖然黃河的年流量並不算特彆大,卻能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

既能灌溉土地,還能支撐起航運事業。

雖然多年後,黃河還會麵臨泥沙淤積的情況。

生活在兩岸的百姓,時刻都要擔心黃河決堤。

可比起沒有水,所有的災難都是可以忍受的。

更何況,下一步就是在黃河上遊植草種樹。

儘最大可能減少泥沙淤積,控製決堤的次數。

所以,對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來說,利是遠遠大於弊的。

穿越這麼多年,經過這麼久的謀劃,終於為北方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看著新黃河,陳景恪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到了這裡,白英和李祺一起下了船。

他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眼下還不是回京複命的時候。

朱橚則要跟著一起回京去過年。

方孝孺也決定回應天去看看,用他的話來說,去會一會那群‘老朋友’。

陳景恪知道,這是嫌寫文章罵不痛快,想當麵去噴人了。

陳景恪本來決定留在河南,他要親自盯著防疫推廣工作。

但朱標卻將他勸了下來:

“事情到了這一步,你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就交給將士們吧。”

徐允恭也勸道:“是啊,二十萬將士,加上他們的家眷就有百萬人。”

“這麼多人要是都做不成,你留下也是無用。”

陳景恪知道他們說的是對的,就收起擔心,跟隨船隊一起返回了應天。

——

事實上,情況比他想象的要順利的多。

而且任務完成的還很戲劇化。

經曆過數百年動亂,北方被人銳減。

洪武十四年河南才隻有三十一萬戶,一百八十幾萬人,堪稱是地廣人稀。

所以,在這裡安置二十萬軍戶超百萬人口,是很輕鬆的事情。

根本就不會出現土地不夠用的情況。

因為這裡是未來的京畿之地,戶部和五軍都督府都非常用心。

摻沙子的時候一點手腳都沒敢動。

那真的是每一個普通村子旁邊,安插一個軍戶組成的村子。

軍戶雖然是外來的,可他們都經曆過軍事訓練,戰鬥力更強,也更加的團結。

真要打起來,普通村子根本就不是對手。

這些將士回家後,先是跑去查看了分配給自己的土地。

每一戶都是足額三百五十畝。

都是上好的土地,隻是因為無人耕種荒蕪了。

隻要勤勞一些,不出幾年就能成為當地殷實人家。

看到實打實的土地,將士們頓時就動力十足,對朝廷的忠誠度也是直接拉滿。

然後就熱血沸騰的,投入到防疫宣傳中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剛無敵,輪回者老婆求我賜傳承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紅溫了 玫瑰無原則,心動至上! 王者修仙:開局一隻小妲己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裸辭做保姆,她成上流社會香餑餑 修仙風雲之恩怨情仇 桃源戰記 噬日靈骨 洪荒:先天陰陽蛟,再無金蛟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