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這就造出來了?”朱元璋驚喜的問道:
還有半句話他沒說出來,那就是:也沒你說的那麼難嗎。
陳景恪自然知道他在想什麼,就說道:
“這次造的是樣機,縮小版的,和真正的蒸汽機相差甚遠。”
“差彆和造一根指針與造鐘表差不多。”
老朱沒有理會他的解釋,說道:
“彆管差多少,造出來就行。走走走,咱們快去看看。”
馬娘娘得知此事,自然也要跟著一起去看看。
然後朱標、朱雄英、徐妙錦、朱、徐達、李善長等人都去了。
烏泱泱的一行人出行,自然瞞不住人。
大家都知道,蒸汽機研究院出成果了。
莫非是造出來了?可是為何沒有一點動靜呢?
眾人議論紛紛。
老朱可不管那麼多,帶著人很快就到了蒸汽機研究院。
已經擔任院長的鄔秉讓帶人到大門口迎接。
老朱一句廢話都沒有,直奔主題:“帶咱去看火車。”
於是鄔秉讓帶著眾人來到一處巨大的空地。
圍繞場地修建有一圈微型鐵軌。
在鐵軌上停放著一輛微型火車,寬一尺半,高兩尺,長三尺。
車的後麵還拖著幾個微型車廂,有模擬裝貨的,也有模擬乘人的。
朱元璋等人圍著火車轉了好幾圈,上上下下品頭論足。
隻可惜,他們的評價大多都是:
好大一個鐵疙瘩。
這得用多少鐵啊。
這鐵軌全是用鐵鋪的嗎?
大明的鐵夠用嗎?
然後就是:
這東西真能跑起來嗎?
這東西怎麼跑?
看那裡有個爐子,還有石炭,興許是燒火就能跑吧。
吃火才能跑?那不成怪獸了嗎。
要不怎麼叫火車呢。
這軌道給馬車用好像也能省不少力吧。
鄔秉讓等人聽的心下好笑不已,同時心中也生出了某種優越感。
這就是掌握知識的好處啊。
陳景恪倒沒有鄙視眾人之類的,他不過是在見識上領先幾百年而已。
沒什麼可驕傲的。
彆看大家討論的話不靠譜,但那種好奇心,以及表現出來的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因為這種態度,往往意味著進步的潛力。
比起聽到火車動靜就以為有怪獸,嚇的尿褲子的某朝人,此時的華夏真的不缺進取心。
更不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隻不過前世因為太強,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最後沉迷於天朝上國的美夢裡。
在關鍵的十字路口,被西方反超了。
這一世有了方向,先輩們會將優勢保持的更久。
甚至把差距拉到更大,大到外人絕望。
馬娘娘在一旁笑的合不攏嘴。
雖然她也不知道火車是怎麼回事兒,卻也能聽得出這些人的討論有多不靠譜。
最後實在聽不下去了,就說道:“行了行了,你們啊就彆瞎猜了。”
“能不能跑的起來,怎麼跑起來,試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老朱戀戀不舍的把撫摸火車的手收起來,說道:
“妹子說的對,鄔秉讓,快讓火車跑起來。”
鄔秉讓立即應命,先是讓眾人離開軌道,然後將鍋爐裡的煤點燃。
當然,這麼小的火車,是沒辦法坐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