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坐鎮過遼東,很清楚下麵工作的難處。
傅安同時給十五家封國修建臨時定居點,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能弄成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而且,條件簡陋才好,這樣等將來魯國發展起來,他才更有成就感。
當初朝廷要大分封,他作為最年長的未分封親王,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且作為親王,他比一般的諸侯王多了許多特權。
比如挑選封地的位置。
雖然朝廷不可能完全滿足他的要求,但也會參考他的意見。
經過無數次的思考對比,最終他將封地選在了爪哇島。
彆的島嶼要麼太小,零零碎碎的不好發展。
要麼太大,不可能單獨分給一個諸侯王,必須要和其他人分享。
分享就意味著將來有可能起爭端。
他沒有太大的理想,也不想介入各種紛爭,隻想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生過日子。
爪哇島符合他所有的需求。
麵積不大不小,正好可以單獨分給他這個親王。
處在南洋島鏈的最外圍,遠離其他島嶼還不是交通要道,可以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
當然,作為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親王,他知道孤立政策是沒有前途的。
日子想過的滋潤,必須要在大明的宗藩體係裡找準位置,一個不威脅彆人又不可或缺的位置。
爪哇島也能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香料。
這裡盛產香料,有香料群島之稱。
他隻需要為大明體係內的國家提供香料,就能確保日子過的很滋潤。
對於他的這個選擇,老朱也沒說什麼。
這個兒子謙恭下士、博學多識,喜好風雅之道,不喜俗務。
這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也沒人指責什麼。
朱的喜好,確實有點不登大雅之堂。
至少對皇族來說,有點上不了台麵,屬於是不務正業。
當然,現在朱登上了行業巔峰,情況又不一樣了。
朱檀的喜好則不然,這是妥妥的賢王格調,放在任何時期那都是值得誇讚的。
所以,當朱檀表明自己的追求之後,老朱很爽快的就把爪哇島封了給他。
而且因為朱檀在遼東坐鎮過幾年,魯王府也是有一定基礎的。
所以他的封國起點更高。
也不用擔心會被國相府奪權之類的。
甚至國相府都是以他魯王府的原班人馬為主組建的。
朝廷配備的官吏,都去了中下層。
也因此,在到達爪哇島之後,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初步安置下來。
並且建立了上下通達的秩序。
就在他雄心勃勃,準備放手大乾一場的時候,一場天災襲來。
暴風,前所未有的大風暴來襲,海浪能有數丈高。
水桶粗的樹乾都被攔腰吹斷。
之前暫時堆放在外麵的各種物資,在大風裡猶如紙片一般飛舞著飄向遠方。
躲在低矮的小屋裡,看著這一切,朱檀心中猶如在滴血。
比起物資上的損失,他更擔憂的是遷徙來的百姓。
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人。
等等……他猛的回頭打量起這低矮的小屋。
發現在狂風裡竟然能保持不散架,為主人提供最後的庇護。
這一刻,他全懂了。
原來不是傅安小氣,而是太負責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