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運送過去的賑災糧食,被孔家聯合當地官吏侵吞。
雖然隻是一部分,但依然是觸碰到了老朱的逆鱗。
而且朝廷下旨免除災區所有稅收,孔家在曲阜依然正常收稅。
還聯係周圍的大戶,提高佃戶的地租。
朝廷免稅那是朝廷的事兒,你種我的地就得交租。
啥?你說旱災絕收了?
那是你的事兒,和我沒關係,又不是我不讓老天爺下雨的。
此舉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當這些消息彙總到朱元璋這裡的時候,他是多麼的憤怒可想而知。
於是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讓他下定了決心。
既然你們不想活,那咱就成全你們。
正好為後世子孫解決一個隱患,也為景恪的《大同世界》推廣減少一些阻礙。
於是,他重新祭出了蔣,讓他親自操刀此事。
可以預見的是,孔家和儒家的反撲,必然會非常激烈。
朱元璋雖然對自己充滿信心,但他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最後會鬨成什麼樣子。
所以,蔣離開後,他始終無法靜下心來。
手中拿著奏疏,半天都沒看進去一個字。
最後有些惱了,將奏疏往桌子上一扔:
“拿走拿走,都拿走給太子送過去,讓他自己看著批複不要拿來煩咱。”
內侍立即過來,小心翼翼的將奏疏取走,一溜小跑給朱雄英送了過去。
朱雄英正陪著徐妙錦遛彎,見到這麼一堆奏疏,臉登時就黑了。
“這老頭子,越來越怠惰了,就知道欺負我一個小輩。”
徐妙錦輕笑道:“快去忙吧,我自己走一走就好。”
朱雄英點點頭,然後彎腰對著她的肚子說道:
“臭小子,趕緊長大,替你爹分擔政務。”
看著丈夫小孩子氣的動作,徐妙錦眼睛裡充滿了笑意。
她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父慈子孝,就如太上皇和皇上、太子一樣。
吩咐妻子小心,朱雄英就回到自己的書房,臉色卻變得嚴肅起來。
詢問送奏疏的內侍道:“太上皇心情可好?”
內侍不敢隱瞞,說道:
“太上皇心情本來挺好,但方才蔣統領去見了太上皇,之後他老人家好像就有些不開心了。”
朱雄英心道果然如此,老頭子不會無緣無故把所有奏疏都送過來。
能讓他如此的,絕不是小事。
而且任誰都知道,皇上病重無法理事,大權理應交給已經成年的太子才是。
更何況太子很早就開始處理政務,威望能力都沒有任何問題。
一開始把權力還給太上皇,是希望洗掉太子身上的嫌疑,同時借用他的威望穩住朝局。
然後再由他將權力交給太子,增加太子的合法性。
畢竟創業君主,其威望是獨一無二的。
可現在都幾個月過去了,太上皇始終沒有這方麵的意思,難免有些不正常。
外人認為太上皇戀權,但朱雄英不這麼想,他太了解自家皇爺爺了。
之所以不把權力交給自己,必然是有大動作要做。
這件事情還很難辦,很可能會損及威望,甚至導致自己皇太子地位不穩。
蔣夜入皇宮,又悄然離開,更是證明了他的猜測。
可現在的大明,還有什麼事情能動搖他皇太子的地位?
想不通。
不過他也沒有刨根問底,老頭子這麼做肯定有他的原因,需要自己知道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不是他心大,而是對老朱充滿了信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