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掘金的防守是出了名的糟糕,他們幾乎放棄防守,全力進攻,場均轟下123分高居聯盟第一。
在1981賽季,掘金賽季場均126分,更是創造了NBA曆史球隊場均得分最高記錄,未來幾十年時間無球隊可以超越。
1983年12月4號,掘金和活塞的比賽中,雙方甩開膀子拚命得分,三個加時兩隊打成了186:184,合砍370分,創造單場得分記錄。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範德維奇的29.4分是有水分的,在波特蘭開拓者的陣容體係中他能有多少威力,要看拉姆齊的調配以及他自己的適應。
作為老派的學院教練,傑克拉姆齊特彆重視戰術基本功,訓練營第一天上午,基本戰術配合是主要訓練內容。
擋拆,跑位,傳球,折返,掩護,高低位的傳球等等,他進行了分組練習,一邊訓練一邊考察球員們的戰術素養。
訓練過程中拉姆齊一直保持著飽滿的狀態,不停的響哨,衝著球員們大吼,指正他們在訓練中的錯誤。
大學籃球和職業籃球有顯著的不同,大學允許聯防,因此進攻選擇上比較單調。
貝爾曼在岡薩加雖然讓斯托克頓和甘國陽背了上百套戰術套路,但在比賽中真正能用上的大概也就十幾套。
因為聯防沒有彆的破解方法,就是不停的轉移球,在外線尋找空檔出手,然後籃下全力拚搶。
NBA不允許區域防守和提前包夾,就是不希望看到比賽變得趨同、單調,強製的一對一防守給予了進攻方更多可能性,各種戰術配合都有用武之地,球員的個人單打能力也能得到發揮。
拉姆齊把幾個新人分為一組,開始指導他們一些開拓者特有的戰術配合,並告訴他們戰術暗語,諸如“duckin”、“pindown”,當拉姆齊喊這些暗語時,球員們要按照指令完成跑位配合。
柯西、科爾特等人練了十幾分鐘,那叫一頭霧水,這些跑位比在大學時練的要複雜很多。
“不要著急,這樣的配合戰術手冊上還有二百多套,等你們訓練結束回去可以抽空慢慢看。”拉姆齊的話讓柯西等人很崩潰。
甘國陽很淡定,這些戰術套路他從高中開始就被貝爾曼拉著反複練,大學練的更多,很多都是同一套路的衍變。
融會貫通後,所謂的二百套戰術,在他心裡大概也就十幾種,剩下的都是十幾種的變化,賽場上瞬息萬變,變化之中還會有變化。
在其他新人還懵懵懂懂,心裡緊張的不行時,甘國陽已經對拉姆齊的指令指哪兒跑哪兒,順便還能指揮隊友。
“傑羅姆,去底角!”
“科爾特,滾到弧頂去,這是我站的位置。”
“伯納德你動啊!反了,反了!”
在甘國陽的指揮下,大家磕磕絆絆的完成了拉姆齊的訓練內容。
隨著時間推移,大夥越來越熟練,拉姆齊內心越來越焦躁:這小子怎麼不犯錯呢!
拉姆齊完全沒機會去訓甘國陽,他的戰術跑位和理解相當完美,甚至還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做變化。
在分組戰術訓練結束後,甘國陽衝拉姆齊開玩笑:“傑克博士,您的教練工資得分我三分之一,我有付出!”
訓練間隙,大夥兒休息的時候,阿德爾曼和拉姆齊聊天,道:“怎麼樣,阿甘是不是不錯,他的戰術水平很高。”
拉姆齊哼了一聲沒有說話,道:“下午隊內對抗結束了再說吧。”
中午大夥各自找地方去吃飯,甘國陽請另外四個新人在附近的餐廳吃東西。
之前新人訓練營的時候,他就全包了大家的夥食費,在這方麵他非常慷慨。
甘國陽迅速成為了這群新人的領袖人物,飯桌上大家討論著拉姆齊龐雜的戰術。
傑羅姆柯西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憂慮,他說“我可能在傑克博士手下打不了幾場球,上大學時沒練得這麼複雜。”
甘國陽安慰大家不用擔心,並說你隻要掌握了一些戰術跑位的基本原則,有時候腦子裡沒有戰術圖譜,你一樣能跑出戰術來。
“探索頻道看過嗎?大海裡有那種龐大的小魚群,當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幾乎像一個整體一樣,可以有效躲避大魚的攻擊。你猜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難道事先進行了戰術溝通嗎?當然不是,它們隻是關注自己身邊的魚,身邊的魚有動作,他們就緊跟著進行動作。籃球戰術其實差不多,有時候不要想那麼多,盯著附近的隊友和對手,我往內線跑,你肯定要去邊角,我拉出來,肯定要有人往籃下走。注意力集中,聽從指揮,就不會犯大錯。”
柯西、科爾特等人紛紛點頭讚同,甘國陽的話很有啟發性。
到了下午,傑克拉姆齊讓球員們換上不同顏色的訓練服,他要進行隊內對抗訓練。
斯圖茵曼和老板拉裡溫伯格也來到了訓練場,茵曼看到分組時皺起了眉頭:“傑克,讓五個新人,對陣範德維奇、湯普森還有德雷克斯勒他們?這…是不是太不平衡了。”
拉姆齊道:“這有什麼,美國國家隊都是大學生,不一樣和NBA全明星隊打,還贏了那麼多場。”
茵曼知道,拉姆齊大概率是想試試甘國陽的成色,順便給他一個下馬威,便不再多說什麼,隻是道:“三點鐘會有媒體過來進行新賽季的采訪,還有甘和奇奇的新球衣發布儀式,留點時間傑克博士。”
“那就要看他們打得怎麼樣,什麼時候能打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