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過是一場比賽,隨著比賽不斷積累,單打次數肯定要下降,效率也會下滑。
在第四節火箭隊依靠裡德的三分和皮特森的前場籃板球有追分趨勢,並且火箭對甘國陽瘋狂繞前和不計代價的包夾時,特裡波特外線果斷出手命中三分,還突破內線拋投得手,連得五分,控製住了局麵。
擦邊區域防守也不起作用,四向拉開,你根本沒法維持防守陣型,甘國陽低位一個個單打,摧毀了所有的防守策略。
“你真的關心阿甘嗎?”
不知不覺,兩人感情變得很好,阿德爾曼也是打心眼裡關心阿甘。
他們不僅僅是鐵打的營盤,也是鐵打的兵,大家在一起都有深厚的感情。
貝爾曼在指點甘國陽的低位腳步,同時訓練他中距離接球投籃的技術細節。
他認為自己是第一助理教練,但其實很容易就被取代,茵曼不就為了冠軍而犧牲了?
阿德爾曼有些心疼阿甘,這兩個賽季阿德爾曼一直做甘國陽和拉姆齊之間的傳聲筒,和甘國陽的交流很多。
1980年代的NBA球隊,多多少少還殘存著“大家庭”的氛圍。
當然,桑普森依舊對自己滿懷信心,火箭方麵也等待著雙塔能重新回到正軌,畢竟賽季才剛剛開始,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傳統的學院派教練大多都是這種,他們有著各自的籃球理念,然後招募合適的籃球人才,組建理想中的球隊。
像拉姆齊、阿德爾曼、巴克沃爾特、卡爾普,包括被開掉的茵曼,都在這個集體工作了十幾年,從球隊草創起,就一直在一起。
其實當初自己變成傳話筒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這點,而這個賽季開始後,傳話筒已經變成貝爾曼了。
“你在說什麼!我是關心整個球隊!還有關心阿甘。”
阿德爾曼突然覺察到NBA世界的殘酷性,就像桑普森一下子就不行了,火箭雙塔很可能會倒塌。
1980年代這種教練還很少,道格莫、吉恩舒勉強算,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體係和籃球哲學。
今晚甘國陽的41分,其中低位單打取下了28分,還有兩個2分是擋拆後的配合得分,剩下的都是罰球。
阿德爾曼無語了,心想這倆家夥真是不當人,就這麼霍霍自己的頭號球星?
暫停回來以後,局麵趨於穩定,奧拉朱旺在籃下打中一球。
“裡克,你比我更懂NBA,但我比你更懂阿甘。”
一旁的貝爾曼也說道:“阿甘從高中開始就有一個綽號,叫東方生化人,他的體能好到你不敢相信,不用白不用。”
他的低位得分效率也是高的驚人,平均每次低位進攻的得分效率在1.68分。
貝爾曼的最後一句話讓阿德爾曼無話可說,阿甘是貝爾曼一手培養的,人家有這個資格。
帕特萊利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隻是很多人還不知道他這方麵的才華,單純認為他是showtime大師。
現在距離比賽結束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球場工作人員已經在打掃衛生,進行收尾工作,誰還在打球?
兩人來到場邊,然後發現是甘國陽在場上繼續進行加練,而對他進行指導的人,正是貝爾曼。
整場比賽,開拓者都沒有給火箭反超領先的機會,從頭到尾壓著打,火箭一開局就被悶在水裡,到結束沒出水,被活活憋死。
還有一種是因材施教型,這類教練是看人下菜碟,手裡有什麼材料就做什麼樣的菜肴,適合進攻就打進攻,適合防守就玩防守。
但馬上,甘國陽又在低位和奧拉朱旺騎士單挑,轉身後利用右手的勾手打進。
這次犯規後,奧拉朱旺六犯畢業,坐回了板凳,和拉爾夫桑普森坐在一起,一臉鬱悶。
曾經高傲的全美第一大學生,在傷病的打擊下,正在快速走下坡路,上個賽季淘汰湖人煊赫一時的火箭雙塔,看起來都很茫然。
籃球教練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框架填充型,他們有一套堅實的籃球理論框架,然後按照這套框架尋找球員填塞滿,根據教練的意圖,去發揮這套框架的威力。
阿德爾曼急道:“那也不能這麼用,後麵還有季後賽呢,我們要在常規賽給他儲備體能!”
“看到了嗎?裡克。”
“看到了,真是一流牛馬,不用白不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