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在比賽結束後有些沮喪,在更衣室他和貝爾曼進行了溝通,直言:“教練,我覺得我可以打更長時間,在其他人受傷的時候我完全可以頂上去。第三節和第四節我應該打滿,而不是讓我在場下休息。”
貝爾曼說:“我知道你體能驚人,你可以打滿全場48分鐘,你希望整個賽季都贏球,但這是不可能的桑尼。有時候你也很累,放鬆一些,未來還很長,把能量繼續到最需要你的時候。比如六月份。”
貝爾曼儘量撫慰著甘國陽,他們一起合作了那麼多年,他清楚甘國陽的好勝心,也清楚作為一個球隊老大,聯盟第一人,他身上背負了多少東西。
一場比賽的失利固然讓人難以忍受,現在開拓者每輸一場球,新聞媒體都要大肆報道。
尤其是甘國陽砍下51分,球隊還是輸掉比賽,這樣的輸球方式是媒體最喜歡的,非常適合將阿甘批判一番。
早些年喬丹就經常麵對這樣的批評,自己拿到高分,但輸掉比賽,專家們都說這樣是無法取得成功的。
後來1987年甘國陽打了所有人的臉,他就靠著一個人高得分,外加強悍的防守,把開拓者輕鬆帶到了總冠軍位置。
現在甘國陽拿高分輸比賽,又給批評他的人提供了炮彈。
不過常規賽的失利很快會被遺忘,一般在下一場比賽開始前,就將失去新聞效力。
真正大威力的還是季後賽,乃至總決賽的失利,尤其是今年人們都期待他和喬丹彙合。
想到這裡,甘國陽平複下自己的心情,決定還是聽從貝爾曼教練的策略,在常規賽保持勻速前進。
當然,兩連敗的憤懣是肯定要找個對象發泄的,這時候下一個對手就要倒黴了。
和活塞的比賽結束後,當晚,開拓者全隊乘坐飛機前往下一站新澤西,他們將在後天對陣籃網隊。
1月16號下午,球隊結束了在訓練館的戰術練習,坐上大巴,準備前往東盧瑟福的布倫達拜瑞球館。
大巴車上,駕駛員打開收音機,播放著今年1月份剛發行的當紅歌曲,來自女子三重唱組合威爾森菲利普的《You'reinlove》。
歌曲旋律優美,歌詞則主要講述男女的情情愛愛,愛情的背叛,失去的痛苦等等。
進入90年代,美國流行歌曲擺脫了60、70年代搖滾樂的影響,開始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糖水情歌。
這首曲子因為是三重奏演唱,所以和聲很優美,後來也被香港歌手翻唱。
美國的這種糖水情歌風潮,將很快影響到日本歌壇,緊跟著影響香港,台灣,進而侵染到內地。
90、00年代的青少年,就是在這類糖水情歌的熏陶下長大的,追根溯源還是老美吹來的流行曲風。
收音機裡正播放著靡靡之音,球員們有的聊天,有的玩牌,甘國陽坐在位置上閉目養神,腦子裡進行著“可視化”訓練。
最近幾場比賽他的罰球命中率有所下滑,已經掉落到90%以下了,在訓練量沒有變的情況下,就要從可視化入手了。
這時,收音機裡的歌曲結束,主持人轉播了一條當前的最新消息:美國已經開始轟炸伊拉克,海灣戰爭正式爆發了。
當球員們抵達球館的更衣室,原本要播放的比賽錄像被換下,大家都圍在電視機跟前收看關於戰爭的新聞報道。
去年夏天,邁克爾喬丹在歐洲進行巡回比賽時,美軍就已經在波斯灣地區集結,戰爭陰雲籠罩。
經過將近半年時間的拉鋸,伊拉克方麵始終不願意撤出科威特,不想把到嘴的肥肉給吐出來。
終於,集結準備完畢的美軍開始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對伊拉克進行大規模的空襲。
對於戰爭的爆發,開拓者隊內不同人有著不同的反應,美國籍的球員都相當振奮,認為這是一次正義的戰爭。
甘國陽、薩博尼斯這樣的外籍球員沒有什麼情緒波動,反正打得不是他們國家,要是蘇聯或中國和美國打起來,那就麻煩了。
開拓者隊內沒有伊斯蘭信徒,所以對待這場戰爭,大家沒有什麼矛盾衝突,總體還算平靜。
晚上,開拓者客場對陣新澤西籃網,和甘國陽對位的是今年的狀元秀,天才前鋒德裡克科爾曼。
科爾曼畢業於雪城大學,身高6尺10,是一位優秀的低位攻擊手,在選秀前他不可避免的被人拿到和阿甘相提並論。
他是左撇子,有著出色的身體素質,天才的進攻技巧,和阿甘一樣的身高,被籃網隊看作未來希望。
不過比賽開始前,當兩人站在球場上對比時,任何人都能看出,甘國陽雕塑一般的身軀比科爾曼要強壯的多,大了一圈。
兩人的比賽經驗更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科爾曼更像一個大學生,他很有天賦,但在比賽中細節做的很糟,打得很粗糙。
在麵對甘國陽聯盟頂級的強硬防守時,他幾乎無所作為,並且從第一節開始,甘國陽就像美國轟炸伊拉克一樣,用得分和語言摧殘這位狀元秀——任何一個狀元秀在新秀賽季,都要經受各方的折磨。
如果你能挺過去,得到老球員的認可,你就算站住腳了。
否則你受到的尊重會越來越少,這就是狀元秀要承擔的重量。
在低位持球單吃科爾曼時,出手前甘國陽都會提前告知他會怎麼打。
“待會兒我要用勾手。”
“轉身投籃,準備好。”
“我要低位一路碾進去。”
“麵筐的跳投,記得乾擾我。”
即便如此,科爾曼依舊無法阻擋甘國陽一丁點。
籃網隊的防守沒什麼章法,他們的主教練是老帥比爾費奇。
不是費奇不會調教防守,而是他要求科爾曼一對一單防,不允許隊友協助。
第一節,甘國陽在科爾曼頭上6投5中,輕鬆拿下了11分,造成科爾曼兩次犯規。
節間休息的時候,費奇諷刺科爾曼,說:“如果伊拉克的防禦力量和你一樣,那這次戰爭我們就贏定了。”
科爾曼坐在板凳上,看都不看這位聲名赫赫的老帥,並將擦汗毛巾摔在地上表達不滿——資深老帥和年輕天才球員之間的矛盾,一直在這個聯盟上演。
到第二節、第三節,當甘國陽繼續用各種招式一對一暴打科爾曼,命中率高的驚人,並在防守端完全鎖住這位狀元秀時,科爾曼終於忍不住爆發,在一次暫停時衝著費奇大喊:“為什麼一直讓我單防!我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他是第一人,第一人!”
費奇反唇相譏,道:“你也是第一人,1990年選秀的第一人,為什麼你不能防?你是缺根胳膊少根腿嗎?你的任務就是對抗阿甘!”
“我還很年輕,不是他的對手。”
“所以你準備投降嗎?噢,薩達姆要是有你這個覺悟,這場戰爭打不起來。”
不論在凱爾特人,在火箭,還是在新澤西籃網,費奇一如既往的毒舌,喜歡嘲諷隊中他認為不夠努力的年輕球員,尤其是內線,以期能激發他們的鬥誌。
從凱文麥克海爾到拉爾夫桑普森,再到如今的科爾曼。
但年輕球員越來越不喜歡被批評,尤其是費奇這樣的冷嘲熱諷。
這已經為兩人糟糕的關係埋下了隱患。
整場比賽,科爾曼一直沒有得到隊友的幫助,甘國陽在他頭上輕鬆砍下了43分。
而且命中率高的出奇,出戰31分鐘,全場22投19中,和美國人的炸彈一樣精準——美國人在打一場過去人從沒見過的高科技戰爭。
而阿甘在新澤西刮起了一場屬於他的沙漠風暴,率領開拓者輕鬆戰勝籃網,結束兩連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