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利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打發的對手。
雖然甘國陽在身體素質和技術上全方位包圍巴克利,但籃球從來都是一項支持以弱勝強的運動。
在體育運動中,當身體、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時,臨場發揮和意誌力往往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而意誌力的可塑性很高,弱與強隻在一念之間,一個球員一旦鼓起鬥誌和勇氣,往往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和1988年總決賽相比,查爾斯巴克利成長最多的不是技術,而是他的好勝心和意誌力。
在和甘國陽一次次的劣勢對抗中,巴克利磨練了自己的心誌,他在一次次的失敗、輸球後重新奮起,決心要擊敗阿甘。
所以他才選擇交易來到西部,來到和波特蘭開拓者同屬太平洋賽區的菲尼克斯,他不畏懼和開拓者、湖人這樣的頂級球隊競爭。
今年的MVP排行榜上,查爾斯巴克利僅次於喬丹和甘國陽排名第三,他距離前麵兩個怪物隻有一步之遙。
當然,他在賽場外的放浪不羈拖了後腿,導致他無法像阿甘那樣全身心投入到籃球中。
這影響了巴克利的高度,看看他不到30%的三分球命中率,甘國陽不止一次提醒他,你要瘋狂練習三分才行,而不是差不多就行。
其實巴克利已經儘力了,從他的體型就能看出來,子彈隊時期他有些嬰兒肥,圓頭圓腦的,身上的肌肉線條被脂肪覆蓋。
來到太陽以後,巴克利的體脂率顯著下降,肌肉線條更加明顯,他的肩膀像鐵錘一般堅硬結實,能參與到內線最激烈的對抗中。
身高是他的劣勢,但有時也是他的優勢,讓他身手更加靈活,能更快的轉向、運球,像後衛一樣持球發起攻擊。
第二場對陣開拓者的比賽中,巴克利使勁渾身解數,用精準的中距離投籃和多變的突破路線,和甘國陽在攻防兩端展開較量。
這場巴克利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砍下了全隊最高分,還在於他糾纏住了阿甘,兩人打得難解難分,讓甘國陽沒有更多精力去協助隊友。
太陽隊已經捕捉到了勝機,開拓者的陣容雖然厚實,但他們存在一個看似很小,但可能會致命的問題:他們沒有真正的二當家。
薩博尼斯是理論上的第二戰術核心,但他並不是球隊第二人,波特、柯西,哪怕庫裡資曆都比他深。
而且薩博尼斯不是那種喜歡出風頭的性格,他隻是默默打球,做好自己的貢獻,沒有要做二把手的想法。
他和阿甘是事實上的雙塔,但在外界看來,開拓者從來都是阿甘的一人球隊,而不是所謂的雙塔核心。
特裡波特在資曆、能力上都夠得上二當家,但他星味太淡,性格上同樣低調,不顯山不露水,不是強勢的二號人物。
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跟在阿甘身前輔佐,當初和德雷克斯勒有矛盾,但也從沒想過要成為球隊第二人。
雷吉劉易斯有成為球隊第二人的資格,他的薪水全隊僅次於甘國陽,並且是曾經凱爾特人要著力培養的頭號球員。
但他資曆太淺,今年來到開拓者的第一個賽季,之前從未入選過全明星,來到波特蘭後一直從事輔助工作,防守占據了他大部分精力。
剩下的像彼得洛維奇、柯西,都是能獨當一麵,但不是二當家的料子,沒有做二當家的野心。
可以說,自從德雷克斯勒離開後,開拓者的第二把交椅其實一直空著,沒有人坐,也沒有人想坐。
阿甘精力旺盛,魅力超群,全隊上下都圍繞他設計戰術,開展活動,其他人平起平坐,似乎沒必要搞一個二號人物出來。
然而,有二號人物的好處時,當頭號人物遇到一些麻煩時,球隊已然有主心骨,可以利用一號人物的牽製打出穩定的攻防。
第一個三連冠時期,德雷克斯勒多次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在甘國陽因各種原因離場,或者被針對時站出來鎖定勝局。
從這點來說,德雷克斯勒的貢獻是被低估的,他的存在給了開拓者一個二號大腦,一個重要的備份。
芝加哥公牛、菲尼克斯太陽都有這樣的備份,斯科蒂皮蓬,凱文約翰遜,都是優秀的playmaker。
而開拓者二號大腦的功能卻分散在其他人身上,每個人都沾一點,但沾的又不多。
這為開拓者的體係運作埋下了一個小小的隱患。
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隱患不會發作,因為甘國陽非常穩定。
而且其他球員也不傻,如果阿甘遭到針對,他們自然會執行另外一套戰術發起攻擊。
可是,季後賽和常規賽不同,季後賽是強博弈,賽場壓力非常大,防守強度非常高。
一旦場上陷入困頓,沒有一個穩定的第二點作過度,和阿甘打交替配合,開拓者會陷入麻煩。
在1990年季後賽,和今年季後賽的前兩輪,開拓者完全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他們整體實力太強,阿甘的威懾力也太強,一路上始終沒有遇到過什麼挑戰。
90年甘國陽唯一遇到一個有威脅的內線球員是大衛羅賓遜。
可是羅賓遜鬥誌過於薄弱,在對抗中被徹底壓製,今年乾脆遭到黑七。
在殘酷的季後賽戰鬥中,他是無法和阿甘抗衡搏殺的。
巴克利不同,赤貧家庭出身的他有一股龍蛇草莽之氣。
場內外固然混不吝浪費了很多時間和天賦,可是他意圖問鼎聯盟,成為最強的心是堅定的。
帶著0:2落後的比分回到菲尼克斯,巴克利沒有再惹禍,為了不和妻子發生爭吵,他乾脆沒回家住在了外麵酒店,找了個地方把自己關了起來。
他讓助理教練給自己帶來了比賽錄像回放,一遍又一遍回看,一遍又一遍琢磨和阿甘對抗時的各種細節。
越看,巴克利越感覺到阿甘是個對抗時的細節大師,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每一次選擇都力圖做到最優。
積小優為大優,最終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其實這些東西,夏天和阿甘一起訓練時,都是大大方方的教給巴克利。
阿甘從來都不藏私,隻是巴克利腦子沒開悟,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當回事。
這次季後賽,巴克利真正沉下心來,尤其在波特蘭警察局被關了一段時間讓阿甘撈了出來,然後首戰大敗。
第二場他竭儘全力,雖然還是輸了,可是巴克利意識到,太陽和自己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如果一開始就認為輸定了,又何必參加這輪係列賽呢?
巴克利就這麼在酒店裡看了一天的錄像,接著在5月24號這天,在主場迎接開拓者的來訪。
公牛和活塞的第三戰被安排在了5月25號,和第二場之間相隔了4天之間之久,原因是聯盟賽程要適配NBC電視台的直播時間表,為了收視率,隻能做這樣不夠合理的賽程安排。
所以,太陽和開拓者的西部決賽第三場就提前開打,他們的進度比公牛和活塞反而快了一步。
這是太陽和開拓者連續三年在季後賽相遇,89年太陽3:4落敗,去年被開拓者剃光頭。
今晚,巴克利發誓要贏下一場,否則他不是白來了?
沒有你被剃光頭,你來了還是被剃光頭,毫無意義嘛。
不過和第一場不同,鬥誌強烈的巴克利賽前卻什麼都沒說。
在更衣室裡他保持安靜,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很謙虛,隻是說:“我會儘力而為。”
巴克利從甘國陽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踐行你說過的每一句話,這樣你會越來越有力量。
比如“我會儘力而為”,太多太多的人說過,好像這世上就沒有不儘力的人。
實際上,太少太少的人真的儘力了,大部分人,大多數球員都沒有拚儘全力。
巴克利好吹牛皮,可他知道,如果阿甘說“我一定儘力而為”,那他就一定會儘力,完完全全的奉獻自己,燃燒自己。
這個大嘴巴終於開始慢慢體會到什麼是語言的分量,什麼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個強大信守諾言的人,輕飄飄的一句話,也無比強大,所謂一諾千金,分量十足。
而一個不守諾言,總是信口開河的人,哪怕他用強大武裝了自己,在很多人看來也是小醜一個。
今天要終老於此,明天要拿五六七個冠軍,最後卻總是權衡利弊,臨時起意,終究會為人所恥笑。
巴克利不想做這樣的人,他不希望自己虛弱而虛偽,你想和阿甘對抗,首先要真誠,要儘力,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