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裡隱約傳出一個驚訝的反問,很明顯醫務處的人也什麼都不知道。
事情是剛發生的。
“停車。”馮子軒道,隨後他看向羅浩,“小羅醫生,不好意思啊,我看一眼。”
“馮處長,您忙您的。”
羅浩跟著金院長和馮處長一起下車。
“肯定不會跳樓,這種事兒哪有組團的。”陳勇在羅浩身邊小聲說道,“羅浩,你猜是怎麼回事?”
羅浩沒說話,抬頭看向坐在門診8樓窗台上的人們。
他們明顯很謹慎,哪怕對著外麵的人身體重心也在內側,完全沒有墜樓的風險。
應該是隻想把事情鬨大。
很快,準備好的白布、黑字被垂下來,出現在眼前。
原來是醫大一屬下醫聯體的員工。
他們的訴求也是眾所周知的那點事。
羅浩搖搖頭,轉身回車上。
“羅浩,醫大一都這樣了?窮嗖嗖的。”陳勇對自己的前途憂心忡忡。
“哪家醫院不這樣。”羅浩道,“你還是太年輕。”
年輕?
陳勇瞥了羅浩一眼,“羅浩,協和也這樣麼?”
“協和比這好。”羅浩實話實說,“咱礦總勉強維持,基層醫護靠愛發電,除了……”
他瞥了一眼不遠處的金院長。
“除了主任、院長以外基本都會越來越窮。關鍵是吧,醫院屬於很多地兒唯一的現金奶牛,借錢給公務員開工資,隻借不還的那種,借到醫院也開不出來工資。”
陳勇略有點迷茫的看著爬窗的醫生們。
“不管什麼行業,越往上麵走路就越窄,相對收益也就越大。你在相親網站完成kpi,不也一樣?話說你算不算是金牌員工?”
陳勇挺胸,口罩在寒風中都透著一股子精神勁兒。
“你要是去了帝都,會不會每天忙的沒時間做手術?”羅浩半認真、半調侃問道。
“不會,那隻是愛好,我的主業……是會魔法的道士。”陳勇認真說道。
羅浩剛要反唇相譏,可馬上看見係統麵板上幸運值40+1。
“的確。”羅浩認真說道,“那話說回來,你當醫生乾什麼?”
“機械飛升啊!”陳勇也很認真的回答,“了解人體結構,從最基礎的做起。我有想過,以我的天賦想要白日飛升很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
羅浩歎了口氣。
陳勇在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的理想,可羅浩一句話都不想聽。
他還算是個醫生?
這都說什麼呢,有一點唯物……
可每當羅浩想到這兒,就看見係統麵上的40+1的幸運值。
“那你寫論文是不是也很勉強?”羅浩打斷了陳勇的話。
他覺得自己把陳勇拉進醫療組就是個錯誤的決定。
真特麼的!
幸運值40,還能遇到這種不幸的事兒,真是邪門。
“不啊!”陳勇的眼睛發光,“我越寫論文就越是覺得有意思!”
“哦?”羅浩看著爬窗的醫生們,心裡有些不舒服,乾脆和陳勇回到車裡,“怎麼講?”
“等我做出成果的。”
“你該不會要研究魔法,然後在霍格沃茨發表論文吧。”
“當然不會。”陳勇笑笑,沒繼續就這個話題展開。
羅浩也沒多問。
兩人陷入沉默,過了一會,陳勇問道,“羅浩,你猜這事兒怎麼處理?”
“為了給患者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醫護人員利用春節假期,主動、自發來醫院擦玻璃。”
“我艸!羅浩,你還要點臉麼。”
“要不然怎麼辦?”
陳勇想了很久,他不擅長這個,沒得出結論。
又過了一會,沈自在抱歉的上車,“小羅醫生,小陳醫生,不好意思,金院長和馮處長要去處理問題。”
“沒關係,咱去科裡認認門,明兒我倆來上班。”羅浩憨厚的笑了笑。
沈自在也沒說“擦玻璃”的事兒。
這種情況普通醫生,哪怕是臨床主任都要遠離。
這才是真正的雷區。
關鍵是知道再多的八卦也沒有解決辦法,還不如眼不見為淨。
“小羅,《ce》的事兒你怎麼不跟我說一聲。”
獨自和羅浩相處,沈自在說話自由多了,不像是金院長、馮處長在的時候那麼拘束。
“我當時知道發表了一篇《ce》論文,還是第五作者,把我嚇了一跳。說實話,我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我的名字還能在這種頂級刊物上出現。”
“一般前五作者也就夠了,沈老師您要是有心思申請傑青之類的,咱們再商量。”羅浩微笑,淡淡回答道。
傑青!
沈自在眼皮子猛的跳了幾下,好在是左眼。
羅浩這心思夠野的!
忽然沈自在心中一動,問道,“小羅,我是沒這個想法了,年紀都過了。但你肯定要奔著傑青之類的走,準備的怎麼樣了?”
“還行,差的東西不多,今年刷幾十篇論文也就差不多了。”
“!!!”
沈自在的心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住,忽然一動不動。
今年?
羅浩才多大。
據沈自在茶餘飯後閒聊了解,全國最年輕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35歲。
羅浩難道要大幅刷新記錄?
“小羅。”沈自在對羅浩的熱情又進一步,“我的確用得到,最起碼喝酒吹牛的時候說起來,誰能比得過我?謝了!”
“對我來講第五作者已經足夠了,但對你應該還差點?可哪怕第五作者也行啊,有時候申請各種獎項,相互之間比較隻差一線。”
“沈老師,客氣客氣。”羅浩笑笑,“項目我跟了幾年,好在師弟師妹們爭氣,數據做的好,今年進入收獲期。”
羅浩沒繼續說下去,可沈自在的眼皮子越跳越厲害。
看羅浩淡然的表情,沈自在能猜到人家心裡篤定沒問題。
即便傑出青年基金的申請還要三五年時間,可論文不是困難。
真是羨慕,沈自在心裡感慨。自己也發表過文章,可大多數都是需要“版麵費”的,也就是花錢買。
至於sci論文,有一批專門寫論文賣錢的人存在。
沈自在除了《se》的第五作者論文以外,唯一的一篇影響因子10的sci論文是買的,花了五萬六。
不買不行,硬條件過不去,很多該拿到的東西拿不到。
“小羅,我問句不該問的。”
“沈老師,您講。”
“第一作者,賣麼?”沈自在殷切的看著羅浩。
“啊,是這樣啊。”羅浩皺眉,沉思,幾秒鐘後說道,“要是您有確切的需要,我可以送給您一篇。賣,還是算了,您知道,這個項目是校長親自跟進,所有文章校長都是通訊作者。”
校長!
沈自在右眼皮也開始跳起來,仿佛冥冥中一種力量在警告他。
“我就是隨便問問,這種論文真是沒辦法買到。”沈自在訕訕的笑了笑。
“嗯,的確挺難的。”羅浩道,“沒有校長的幫助,想大量發s還是有難度的。”
看見沒,人家都沒說發不了,而是說有難度。而且!羅浩還加了一個大量的形容詞。
難度這種事兒,不是看人麼?
沈自在看著羅浩的表情心裡有一個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的想法——哪怕沒有那位校長、工程院副院長的幫助,羅浩也有辦法弄出幾十篇頂級期刊論文。
人和人真心不能比。
“小羅,這是咱們的介入導管室。”沈自在打開指紋鎖,開門閃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沈老師您太客氣了。”羅浩把沈自在現“推”進更衣室。
“這是你的櫃子,指紋鎖明天後勤修理班來人錄入。”
沈自在指著並排的四個櫃子說道。
手術室的櫃子金貴,羅浩很清楚。
像大外手術室,能有一個自己專屬的櫃子,那是身份的象征。
隻有科主任、老院士才會有櫃子,其他副主任想都彆想。
就這,新晉的主任還得排隊。
醫大一院的介入導管室比手術室強點但估計也強不太多。
血管科、神經內外科、介入科都要用這間手術室。
絕對不可能一人一個櫃子。
沈自在沈主任出手“闊綽”,給自己和陳勇一人倆櫃子!
看著不起眼,但羅浩知道其中的難度。
“謝謝,沈老師。”羅浩認真道謝,“一人一個就夠了,兩個的話……”
“總得有櫃子放耗材。”沈自在很隨意的說道,“有些手術需要特殊耗材,總不能一個電話就讓廠家的人過來吧。”
羅浩微笑。
陳勇想起在油總那個一頭鑽進羅浩懷裡的姑娘,好像還挺好看。
“來,看看咱們的手術室。”
換了鞋,戴上帽子口罩,沈自在領著羅浩進了手術室。
一共4個術間,比礦總一個術間多很多。
機器是飛利浦的,術間裡乾淨整潔,透著一股子專業有素的勁兒。
“咱們的機器是16、18年陸續更換的,基本和國際上最先進的設備差不多。”
“這裡是平時常用的導絲、導管。”
“操作間的電腦和你們礦總有些不同。”
沈自在詳細的給羅浩介紹,羅浩認真傾聽。
“砰~”
一個聲音從更衣室裡傳來。
“我特麼要了2年櫃子,硬說沒有!”
……
……
注:我就沒有,在這裡diss一下自己。
另:這章是想主要寫“擦玻璃”的,新地圖,新事件,但糾結再三,還是慫了,昨天臨時大改,一筆帶過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