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佛國的戰鬥部隊首領,兩位菩薩可不刻板,是那種既要與敵人拚殺,又會考慮大局的人。所以啊,有時候便宜行事,也是正常的。
於是乎,二人就向著另一方飛去。
······
······
另一邊,孫悟空駕著筋鬥雲往西,不多時就飛過了萬裡。
下方的景色從戈壁變成平原、樹林,還有山嶽,偶爾還能看到高大的佛像屹立,接受信眾的供奉和膜拜。
佛國上下全體崇佛,且因為勾招法盛行,哪怕是最為偏僻的地方也少不了信仰崇拜。
當然,為了收獲香火信仰,佛國的修行者也是相當積極地四處行善。
上麵的菩薩和羅漢可以高坐蓮台,安然享受香火,下麵的修行者可沒那等聲望、地位,想要香火信仰就得努力做事。這種修行者四處行善,普通國民信眾奉上香火的交互,便是佛國四處可見的日常。
得益於修行者的能力,佛國的普通人能夠享受到極大的便利,日子比起大周的百姓來要安逸得多,但孫悟空一路飛來,卻是並不樂見此景。
他加速飛行,祥雲劃空而過,徑直來到了佛國聖地——靈台山。
此處山脈綿延,崇山峻嶺之中四處可見佛寺高塔,還有經幢佛像。在山脈的四個方向,還聳立著四尊如山神像,雕刻出四大天王之形,威嚴雄壯,拱衛四方。
孫悟空一眼就看出這四尊神像之中也承載著道果,使得神像能夠彙聚香火。若有強敵來犯,這四尊神像便可直接活化,以拱衛群山。
不過孫悟空精擅變化,這四尊神像可沒法對他起到攔截作用。
他直接就飛過了一座神像,往著山脈中心而去,飛落到山頭上。
這裡坐落著一座不算大的寺院,明明處於中心,卻不似其餘佛寺一般金碧輝煌,也不見神龕佛像。在寺院的大門上方,端端正正地橫著匾額,上書“無佛寺”三字。
孫悟空見狀,微微揚眉,就往寺院那敞開的大門行去。
進入寺院,內部更顯清淨,既無僧侶,更無信眾,隻有一棵棵大樹和亭台樓閣佇立。孫悟空徑直走過,來到寺院的後方,前方凸顯出山壁,有一洞口,上方書寫著“萬佛窟”三字。
“無佛寺中萬佛窟?”
孫悟空眼珠子轉動,似笑非笑地道:“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還是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彆看孫猴子擅長以力服人,實際上他的文化造詣可不低,畢竟是在名師座下進修過的。他在須菩提祖師座下學藝十年,修煉時間隻占了三年,前麵七年都在學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以及言語禮貌經綸之道。
此時說起成語來,倒還真不顯突兀。
似譏諷又似調笑的話語傳入萬佛窟中,內有佛光流轉,隱約間,倒映出一道人影。
“身外無佛,萬佛在心。”
梵音回蕩,傳來淡泊之聲,“修佛,即是修心,心有大覺悟,即為佛陀。”
前方的山壁突然開始虛化,重重縮小,最終被一隻白皙的手掌所握。
那萬佛窟在轉眼間就成了掌上空間,而手握佛窟者,乃是一白發白衣的居士,他正坐在一棵菩提樹下,向著孫悟空含笑製宜。
“掌中佛國。”
孫悟空見狀,麵色一正,“你之道行確實可稱佛陀。”
哪怕眼前這人實際上並非是佛,但其境界已是和佛陀無異。
“你是覺者?”孫悟空以確定的口吻做著詢問。
“是,”樹下的居士回道,“覺者道果的晉升儀式隻有一點,就是有大覺悟。自覺、覺他、覺而有情,能有此境界,便是覺者。”
擁有覺者的境界,就能容納覺者的道果。
這道果的晉升是如此的簡單明了,又是如此的有趣。
達到覺者之境,便可容納覺者道果,但既然已經有了此境界,那麼就算不容納覺者道果,也是覺者。到了這時,道果實際上已經隻有帶來神通的作用,並不能對其境界有著絲毫裨益。
能夠容納覺者道果的人,他實際上對覺者道果並不在意。
能夠成為覺者的人,不需要觀其道果,隻是對他的境界有所了解,就知道這便是覺者。
所以,孫悟空僅是一眼,就能確定覺者的身份。
“以六耳獼猴之道果塑造此身,完美契合老孫的意誌,又施展手段排布,讓老孫複蘇,”孫悟空注視著覺者,開門見山地道,“煞費苦心,所求為何?”
“不為何,隻為尋找下一個首座。”
覺者淡然道:“原先迷者屬意薑檀越,以其之天資,當能完全消化大聖之道果。可惜薑檀越不願,迷者就隻能另做嘗試了。這本來隻是一個試驗,但現在看來,結果相當之好。在迷者晉升之後,佛國首座之位,便由大聖擔當了。”
首座?
他?
孫悟空聞言,當真有著一種古怪的滑稽感,讓他這個猢猻當和尚頭子,真虧對方想得出來。
他有點想笑,卻是笑不出來。
隻因覺者的話語中,藏著另一個重磅消息。
雖是未曾獲得無支祁的記憶,但對於一些常識,孫悟空卻是感到相當熟悉,並且令自身靈慧想透了個中聯係,有了基本的了解。
他眯起眼睛,道:“你是覺者,要是晉升的話,最合適的應該是如來的道果吧?你可知曉你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後果?”
“先前有所猜測,但不確定,見到大聖之後,迷者能夠確定了。”
覺者的聲音平靜,沒有半分波瀾,“佛法之終極,便是涅槃寂滅之境,即便是經曆了末法,也未必能夠抹消如來之意。最壞的結果,便是如大聖一般······”
“讓如來在迷者身上蘇醒。”
“迷者要晉升,不隻是要與道君為敵,也是要與如來為敵。”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