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愛國還要工作,回到公社之後,就把秦軍扔下了。
秦軍騎上車子,出了公社就來到街上的包子鋪。
這家包子鋪,就是以前公社第一家公私合營的小商家。
現在這一家還在經營這家包子鋪,隻不過他們變成了工人,而不是老板。
就算是這樣,人家過的也十分滋潤。
荒年餓不死廚子,更何況是經營包子鋪的小店經理。
他家的包子,就是秦軍兒時最美的記憶。
雖然最近每次來都買一些,但是他還是沒有吃夠。
“來十二個包子,這是二斤四兩糧票。”
現在秦軍不差錢,差的是糧票。
所以,他就隻能買十個,帶回家每個人吃一個嘗嘗味道就算了。
雖然年後開工,他家的三個孩子,已經全部送到學校。
此時他回家,應該是碰不到。
這家包子鋪的生意是真好,就在秦軍等著拿包子的功夫,已經有人在他身後開始排隊。
很快,就有七八個人站在他身後。
“老趙,你居然舍得來吃包子”
“我憑什麼舍不得有錢”
“哈哈,現在是個人,都能說自己有錢了啊”
“你這話說得,我能跟普通村民一個樣”
“怎麼不一樣了還能讓你每天都過來吃大肉包”
“我以後還就每天都過來吃,怎麼樣羨慕吧”
“咦這是真發財了”
“哈哈,告訴你也行,反正消息也瞞不住,公社石灰窯廠的石灰,降價了知道吧”
“真的那馮會計腦袋被人打傻了他會這麼好心”
拿到包子,秦軍本來要走,可卻聽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早就知道公社石灰窯廠已經擴建,但是他是真沒想到,他還沒有降價,公社那馮會計居然會出幺蛾子。
“真的,每噸石灰降低了五毛錢,我一次拉一噸,就能省下一塊錢。”
“莪先說好,這可不是投機倒把,這一塊錢是窯廠補貼給我們的運費。”
“原來不管是給誰家送石灰,十公裡內都是一車三塊錢。”
“現在窯廠補貼我們一塊錢。”
秦軍看向不遠處,那邊放著好幾輛驢車。
驢車肯定是各個隊裡的,但是經營權卻是這些有點門路的人。
說話的人應該就是一個趕驢車的,他一次最多也就拉一噸石灰。
做方圓十公裡範圍的生意,一次就可以賺四塊錢。
如果是原來,一噸賺三塊,他最少要交給隊裡兩塊,自己落下一塊錢。
一天乾兩趟,最多也就賺兩塊。
這個可是辛苦錢,因為一輛驢車拉一噸貨物,真不好控製。
上坡人就會當驢使,下坡更是需要小心翼翼控製速度,反正這活並不容易乾。
如果一天賺兩塊,那就是純粹的辛苦活。
但是,窯廠要是一噸石灰補貼一塊錢運費,那情況就會不同。
這補貼的一塊,很明顯是補貼給司機個人。
現在他們要是每天乾兩趟活,那自己個人就會落下四塊錢。
要是天天有活乾,每個月有一百二十塊錢的收入呢
這個工資水平,八級工都比不上。
再看排隊的那位驢車司機,他這是接到任務過來宣傳的吧
要是所有驢車司機都知道這個消息,還不全都湧到公社石灰窯廠
拿著包子,塞進背包,秦軍騎上自行車,向著家的方向駛去。
等回到家,放下包子,秦軍就直接來到隊部。
隊部裡麵隻有秦時在,一般也隻有他這個會計會在隊部坐班。
“隊長呢”走進門,秦軍就問道。
秦時抬頭一看是秦軍,立即露出笑臉。
“還能去哪不是去公社開會,就是在組織人抗旱。”
“麥收之後就要種玉米,可這天不下雨,種上也不出苗啊”
秦軍一想,好像整個冬季就沒有下雪啊
大雪兆豐年,春雨貴如油,不下雪,也沒春雨,今年的小麥全靠澆灌。
沒想到麥子收了,接下來還要灌溉玉米。
前世他能下決心南下去打工,八零年隊裡糧食減產,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是原來,他們整個小隊的人家,都要挨餓。
但是現在還會挨餓他們這裡糧食減產,其他地方可不會。
既然不會挨餓,秦軍就不關心這個。
“公社石灰窯廠的石灰降價了,這個你知道吧”
秦時立即擺了擺手道“不用管它,現在就算加上公社石灰窯廠,每天才出多少石灰”
“我們石灰窯廠的石灰,根本就不愁賣,也不用降價。”
“那個馮會計是急病亂投醫,想要拉攏一下那些搞運輸的人,要不然誰去他們那邊拉石灰”
秦軍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他們從哪邊購買石灰的價格都一樣,那還不如來他們這邊。
他們這邊每天出的石灰數量多,更加容易買到。
再說,也有一部分先入為主的老觀念。
在公社人們的印象當中,馮會計就不是個好東西,能不去那邊,誰願意過去受氣
就算現在馮會計不敢給彆人氣受,很多人也不想去他們那邊買石灰。
就是因為增產的石灰賣不出去,那馮會計才會想到,拉攏那些驢車司機。
“再說,我們現在生產的石灰,很大一部分都讓各個大隊的拖拉機手拉走了。”
“與其擔心石灰窯,你還不如多操心一下磚瓦窯,那邊排隊等著買耐火磚的人,更多了。”
秦軍聽得一愣“怎麼回事”
“我們公社就那麼十來個大隊,哪裡更多人買耐火磚”
秦時笑著道“還是你有先見之明,沒有一心想著燒製普通磚瓦。”
“這幾天,你都想不到發生了什麼。”
看著賣關子的秦時,秦軍還真就要多想一想。
還能發生什麼事情他的耐火磚也應該出了好幾批。
每一次五萬耐火磚,都可以建兩座磚瓦窯。
如果速度快一點,此時最先修建磚瓦窯的大隊,應該賺到不少錢了吧
“因為賺錢不可能不賺錢,隻要燒成,就肯定不少賺。”
秦時臉色一正,道“就是因為賺錢,你還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燒窯的都是各個大隊的老手,原來就算沒燒過,也肯定見過。”
“一窯磚瓦十多萬塊,誰會隨便亂燒”
“就是因為太過順利,而且立即就能見到回頭錢,有些人心裡就很不舒服。”
“不說其他大隊,就說我們大隊,總共有十三個小隊呢”
“原來我們十一隊,隻有一座石灰窯廠就差點讓其他小隊嫉妒的雙眼發綠,更何況現在是更賺錢的磚瓦窯。”
“一窯十萬塊磚,有人計算了一下成本,一塊磚的成本居然隻有一分錢,也就是說,一塊磚賺兩分錢啊”
“一窯磚十萬塊,這就是兩千塊錢。”
“規劃的好,七天出一窯磚,一個月就是八千塊錢的收入,可不就比我們石灰窯廠賺的更多”
“這麼賺錢的磚瓦窯,如果多修建幾座呢”
“我們公社隻有十三個大隊,每天兩個大隊能拿到貨,很快就全都會有,接下來呢”
“不管是誰先拿到耐火磚,誰先多建一座磚瓦窯,誰就能多賺錢。”
“你可是把事情都做在前頭了,他們都想著最少建七座磚瓦窯。”
“這樣每天都能出一窯磚瓦,這是多少錢”
“一個月三十窯,每窯能賺兩千,這是一個月六萬塊錢的收入。”
“原來一個大隊,全年下來才有多少結餘肯定沒有六萬塊。”
“現在一個月就有六萬塊的收入,那些人都得瘋啊”
這種景象,其實秦軍早就已經想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