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給你看一下我對於清理類似的存在的設計”藍諾在全息投影上投放出了一個無人機的圖像,這個無人機看起來像是普通的四軸無人機,但卻有四條很長的觸手,觸手之上則像是老式的天線一樣,又有橫著的一條一條杆,這東西看起來與其說是無人機不如說他更像是個巨大的無人天線。
“這些天線一樣的東西上可以依靠靜電來吸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本身很輕。是很容易被吸上去的。同樣的,利用靜電進行吸附,如果受到一定的力的話,也可以輕易扯下來,不至於纏繞在自己的身上導致其他建築或者人遭到切割。
同時在這些天線上有微型的高速旋轉的刀刃,他們緊貼在一起,以相反的方向旋轉,就像是一把把剪刀。
而這些可以用強度不那麼高,成本較低的納米材料生產,同樣強度的材料。剪刀就可以輕易剪斷鐵皮,自身的結構形狀不同,對於材料強度,效果的發揮也有所不同。
這些高速旋轉的刀刃可以將被吸上來的納米材料切斷,被切斷之後,這些碎片會被高速氣流吹到一個收納箱中,內部則是活性炭一類的吸附性材料,將他們吸附到的內部。
這種無人機的成本非常低,而且我們現在就可以生產。我的建議是現在就生產一部分。讓他們在各大城市的上空巡邏。
想要普及全球的確是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但如果隻是在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上空巡邏,我想消耗的資源,聯合國是可以接受的。
敵人倘若是想要投放納米絲,最大的概率就是從天空中進行投放。
而每平方公裡的天空中有一兩個無人機進行巡邏,就能夠讓天空中的納米細絲一個都落不下來。”
汪淼在仔細研究了一下這種無人機的結構之後,也認同了藍諾的說法,無人機的體積本身十分巨大,但材料卻很輕,就像是泡沫塑料一樣。
這讓他們懸浮在半空中,需要的能量非常少,不論是通過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供電,還是通過可控核聚變的龐大能源進行遠程電力傳輸,所消耗的能源對人類來說都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
可以說,隻要把這東西放飛上去,接下來的十年時間就基本不用管他了。
以人類如今的生產力,搞一些無人機,防患於未然也是完全可以的。
“我這就像行星防禦理事會提交材料,嗯就算這不是麵壁計劃的一部分,也值得我們采取一定的措施。”汪淼因為主持過太空電梯工程的建設,如今在人類科學家中的威望也是數一數二的,是那種能夠上的去小學課本的科學家。
他的建議自然也引起了行星防禦理事會以及聯合國的重視,而他們設計出來的這種無人機,本身涉及到的技術並不高,現如今的人類完全有能力大規模量產。
考慮到這種威脅切實存在,各國的重要城市上空,都陸續開始有這樣的無人機的影子出現,他們的體型巨大,那四根巨大的天線,每一根都有二十多米長,因為使用了納米材料作為骨架,這些天線實際上非常輕,真正的完成了設計之後,這些天線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他們的結構從原本的天線,改成了滾筒結構,一個個有納米材料製作的滾筒在天空中飛快的旋轉著。
他們就像是纏繞風箏線的線軸,又或者是古代的紡車,如果天空中有納米細絲的出現,就會被纏繞在這些滾筒上,然後像是風箏線一樣,在高速的旋轉過程中飛快被收回。
因此這些無人機如果碰到納米細線,就可以像是嗦麵條一樣,把他們全都抽到自己的附近,經過了這次改造之後,無人機對天空中的納米細線收集效率會變得更高。
在這些無人機陸續出現在大城市上空的同時,地球三體組織之中,負責生產大米材料的成員緊急和智子進行了一次通訊。
“主我們不能繼續積累納米材料了,人類已經開始了提前一步製造這種能夠防備納米風暴的設備,如果我們繼續拖延下去,納米風暴能夠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隻會越來越低。”這是作為一個地球三體組織科學家的直覺。
而三體人那邊也在進行著更加富有邏輯的計算,通過計算,他們也得出這些納米材料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傷害,會在近幾天達到一個峰值,接著就會隨著人類不斷的生產天空中那種無人機,而不斷的降低。
納米風暴隻有積累了一定數量之後,才能造成巨大的破壞,少量的納米細線出現在大氣之中,能夠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不過就算現在還沒有積累到理想的數量,計劃也必須要提前發動了。
不隻是藍諾,那些負責對納米材料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一個個都太過敏感了。在藍諾起了個頭,提出了納米材料武器化的可能性後,眾多科學家也想出了一種又一種的可能。
比如敵人製造小塊的堅硬的片狀納米材料,隻需要有指甲大小,並且像納米細線一樣薄,大規模的投放在大氣之中就能造成異常恐怖的災難。
隻要稍微有一陣風吹過,包裹著這些納米薄片的風,就會將所過之處的一切都千刀萬剮,還有許多類型的納米材料,大規模投放到自然之中也會產生危害,而他們也一一提出了防範的策略。
藍諾開啟預演,將他們自己的靈感反饋給他們自己,這樣每一個人都將自己的才智發揮到了極限。
而本來被認為是浪費資源的無人機投放計劃,也在不久之後證明了他的意義。
求收藏,求推薦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