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雇傭兵。
顧幾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PM軍事公司,以及科恩!
並且這種事情,的確也像是“THEO”組織能乾出來的。
隻是,如果真是科恩。
那麼他們來這兒的理由是什麼?
這次孟加拉國既沒有黑科技物品出現,又不涉及重大利益,隻不過是來抓幾個逃犯而已……
等等!
顧幾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是他父親,顧健!
根據當初陳鴻升提供的信息,Volut京州分公司的負責人戴維,一直在調查、監視他父親顧健。
而在經曆過深海陷落關卡後。
顧幾已經知道Volut在“THEO”組織內部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如此一來。
當“顧健”的消息傳出,它勢必要會來橫插一腳。
那麼作為其“狼狽為奸”的夥伴,忠實打手的PM軍事公司,出現在孟加拉達卡,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眼力,說的每一點都正確!”
桑傑斯也複盤了一遍,忍不住驚歎一聲。
其實要想找出這些細節並不難,但顧幾隻看了一遍,就能一絲不落地全部挑出,除了需要非常強的觀察力,還要有極其豐富的戰術經驗。
可他又仔細瞧了顧幾幾眼。
長得實在太年輕了,根本不像是“身經百戰”的樣子。
“組長,下麵的人已經準備完了!”
這時,一個衣著與桑傑斯相同的士兵快步小跑過來。
“好,我知道了!”
桑傑斯答應一聲,旋即像是說給顧幾聽的一樣,解釋道:
“雖然監控拍下那4名恐怖分子已經逃離,但為了確保安全,我們還是要進去看一眼,同時檢查是否還有隱藏的爆炸危險品!”
“最好讓消防配合你們一起突入,尤其是大會議室的位置,這麼多的濃煙從窗戶冒出來,裡麵一定燒的更厲害!”
顧幾看過監控視頻。
發現市政綜合廳中的火警的警鈴從頭到尾都沒響過,更彆提消自動防噴淋設備了。
而那幾個恐怖分子縱火的位置也很“考究”。
專門選擇了電梯井、樓梯間、中庭等位置。
除了阻攔人員出逃外。
在這些地方著火,高溫熱煙氣會以每秒六米速度向上擴散,火勢蔓延是非常快的,在消防術語中,這叫做“煙囪效應”。
這也是為何往往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在極短時間內就會燒到樓頂的原因。
“好,我會通知他們的!”
或許是顧幾剛剛所展現的能力,已經贏得了桑傑斯的尊重。
所以他還是很尊重這份建議的。
整場營救行動一共持續了近兩個小時,雖然主要起火點都已經被撲滅,但樓外牆體的火苗,還沒有完全消除。
眾人隻能眼睜睜看著白色宮殿外觀的市政綜合廳,被燒得黑漆漆的,像是個被踩臟了的白球鞋。
“快把人抬上救護車!”
桑傑斯扛著一名昏迷的傷員,交給了急救人員。
“裡麵還有幸存者麼?”
“幾乎沒有了,這應該就是最後一批人了……”
麵對喀迪爾的詢問,桑傑斯連忙擺了擺手,摘下防塵麵具,大口喘息著新鮮空氣:
“正如顧警官說的那樣,市政廳裡麵的火勢太大了,很多人不是死在子彈下,而是被濃煙活活嗆死的!”
說完這句。
他心底不禁還有些慶幸自己當初聽從了顧幾的建議。
否則,當時那麼大的火勢,若是沒有消防在旁邊打輔助,他們很可能也一樣要被大火活活困死在裡麵。
“顧幾,我跟吳康發現周圍有不少可疑人員!”
不知何時。
高博偷偷來到了身後,背對著他,小聲嘀咕了兩句。
順著眼神示意的方向,顧幾果然看到了幾個藏在圍觀人群中的“眼哨”:
“他們應該都是極端組織的人,告訴吳康注意點,彆暴露身份!”
“明白!”
幾人就這樣默不作聲地混在達卡市政廳的救援隊伍中。
等一切結束。
經過現場粗略統計,這次市政廳恐怖襲擊事件,共造成114人死亡,其中112人死於恐襲現場,2人死於醫院,另有153人受傷。
毫不誇張的說。
就算放眼全球。
這都是足以震驚世界的新聞了!
哪怕在遊戲係統,它都值得一個地區紅色頂級難度關卡!
孟加拉副總理親自趕到現場,在記者和國民麵前成立了偵查委員會,並當眾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抓住幕後真凶。
市政廳南街道旁。
一輛不起眼的綠色SUV,安靜地停在路邊。
恐怕誰都不會想到。
犯下市政廳恐怖襲擊案的四名主犯,如今就藏在這輛車內。
“老大,你確定這樣會有效果麼?”
坐在副駕的一個長著短絡腮胡,三白眼,看起來凶神惡煞的俄羅斯人,盯著救援現場看了半天,不由問了一句。
“孟加拉國的反恐體係非常脆弱,隻要我們將這層窗戶紙給捅破,引起國民恐慌,政府就一定會作出妥協!
最關鍵的是,如果他真的還活著,在看到這一切後,肯定不會置之不理的。”
開口回答的男子坐在左後排。
聲音明顯有些低沉,發悶。
他的手機正展示著一張照片,是顧健。
順著手臂向上移,是棕綠色的戰術背心,寬闊結實的身體,以及,那張被黑色麵罩遮蓋住的神秘。
他,正是科恩!!
……
夜裡回到酒店,已經接近淩晨了。
顧幾等人繼續打開電腦,進行CTOC線上加密會議。
大家一起聽著陳知漁他們共享的情報信息。
“現在街上遊蕩的極端分子是越來越多了,白天或許還不會那麼囂張,但到了晚上,大街上幾乎隨處可見各種持槍的武裝人員;
葉小樹在傍晚的時候,就被一個沙蘭姆的極端分子攔住,核驗身份,我覺得繼續這樣拖下去,不是個好辦法!”
“我認為陳知漁說的對!”
吳康點了點頭,“繼續保持現狀,政府的壓力隻會越來越大,並且我們也很難開展調查工作,必須想個辦法儘快破局!”
“想解決那些大大小小的極端組織,很難;但若是動陶虎他們,相對很容易,關鍵的突破點,我認為是……”
“魏振海!”
電話裡,曾丹前腳還沒把話說完。
後腳,葉小樹便搶先喊了出來。
“沒錯,就是他!”
曾丹再次肯定,“身為陶虎和李岩在孟加拉的‘保護傘’,隻要能抓到魏振海,既能從這家夥口中問出二人的情報,同時又能讓他們自亂陣腳,那麼‘紅蜂行動’,就算完成了一半!”
“不過想要找到魏振海,並不容易!”
陳知漁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根據我們實際調查得知,魏振海在孟加拉的仇家不少,所以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非必要,他極少會出來拋頭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