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要走了嗎?”
縣衙裡,李寬樂嗬嗬地將一杯茶放在周離麵前,隨後坐在了對麵,也沒有任何架子,毫無威嚴地跨坐在椅子上,問道:“這次是去何處?龍虎山?還是再南一點?”
“這次去京城。”
周離端起茶杯說道。
李寬肉眼可見的緊繃了起來。
“周公子。”
李寬的汗唰地下來了,他看著周離,一向風輕雲淡的他此時顯得格外緊張,“去京城···乾啥?”
“你平常可不問這些的。”
周離似笑非笑地看了李寬一眼,這個老好人大夥都熟,隻要是和周離扯上關係的能不多問絕對不多問,生怕被牽扯到什麼因果之中。但這一次,李寬卻開了口,問了一個平日裡絕對不問的問題。
“哎,這····”
李寬艱難地笑了笑,隨後小聲道:“我這不是擔心你嗎,周公子,京城臥虎藏龍,奇人輩出,萬萬不可把北梁經驗代入京城之中啊。”
“例如?”
周離反問道。
“例如京城錦衣衛。”
說到這裡,李寬似乎是下定什麼決心一樣,乾脆心一橫,牙一咬,直接開口道:“周公子,京城不同於其他地方,更不同於北梁。如果說北梁是不爭不搶的世外桃源,那京城就是一個各方勢力盤踞的絞肉機。”
“這麼嚴重?”
周離愣了一下,“皇帝都不行?”
“周公子,某種意義上你我也算是共事數年,有些話彆人我說不得,但必須對你說。”
李寬此時表情格外嚴肅,他看著周離,說道:“你知道洪疫之亂嗎?”
“洪疫之亂?”
周離皺了皺眉,“皇帝生病那件事?”
“不僅如此啊·····”
長歎一口氣,李寬揉了揉眉心,緩緩道:“洪疫之亂,得了疫病的不僅僅是洪熙皇帝,整個大明朝都染了惡疫。”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洪熙帝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平冤獄,去苛政,使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皆稱讚仁心皇帝。”
停頓了一下後,李寬繼續道:“若一直如此,大明定然會再度輝煌。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登基不到一年,洪熙皇帝便於洪熙元年五月染上重疾,身體一落千丈,朝政瞬間瀕臨崩潰。”
“這不對吧。”
這時,周離不解地問道:“我記得洪熙皇帝登基後不是提升了內閣之權,按道理來講,有內閣的大明不應該因為皇帝病重就直接朝政崩潰啊?”
“龍虎氣。”
對於曆史而言,洪熙皇帝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大明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朝代。如果是真實的曆史,洪熙皇帝的死對大明朝政的影響確實很大,但並沒有達到“朝政崩潰”的地步。
可問題是,這個世界的大明多了一個東西。
龍虎氣。
“大明皇帝身係龍虎氣,龍虎氣則是大明運勢。”
歎了口氣,李寬無奈地說道:“若是從前,即使是太祖之死也不會讓龍虎氣暴動。可一場靖難之役讓大明的龍虎氣開始沸騰,太多冤死、無辜而死、本不該死的靈魂讓原本純粹的龍虎氣夾雜了人怒。”
“太宗登基是踩著龍骨與血海上的位,我們無法言明他所作所為是對是錯,還是自保之舉,但龍虎氣自我的判斷就是太宗得位不正,窮兵黷武失去天下仁心。所以,那時的龍虎氣就開始有了暴動的跡象,隻是太宗太強,強到龍虎氣都不敢在他麵前放肆,因此龍虎氣才蟄伏了下來。”
“一開始,太宗並不想將皇位傳給太子朱高熾,因為他認為朱高熾宅心仁厚,無法鎮住那積怨已久的龍虎氣。而二皇子朱高煦雄武有力,最似太宗,因此太宗就產生了換太子的心思。”
停頓了一下後,李寬繼續道:“幸虧妖僧姚廣孝在死前留下了諫言,告訴太宗若是強征龍虎氣,大明不出三代必亡。唯有仁心之人方可安撫龍虎氣,讓其歸附朝廷。”
“仁心之人是洪熙?”
周離問道。
“不,是洪熙皇帝的太子朱瞻基。”
看著有些錯愕的周離,李寬抿了一口茶水潤潤嗓子,隨後繼續道:“洪熙皇帝固然寬厚,但這不代表洪熙帝是毫無底線的善良。相反,您覺得一個能讓漢王、趙王心甘情願做他馬前卒的人,能是什麼善茬?”
“在位不到一年,洪熙帝就收攏了各部權利,兵權也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與民休息,安撫人心,也是他讓龍虎氣平息的手段。他要做的,就是將一個逐步平穩的大明朝交給太子朱瞻基,讓朱瞻基徹底掌控大明龍虎氣,讓永樂一脈名正言順地成為真正的皇室。”
李寬沒有繼續說下去。
周離這才明白了真相。
朱棣殺侄登基本身得位不正,再加上靖難之役死傷無數,大明龍虎氣極為排斥朱棣一脈的皇室,隨時可能暴動引發大亂。本來朱棣想將皇位傳給類父的二兒子漢王,但姚廣孝的一句“強征龍虎氣,大明三代而亡”改變了他的想法,朱棣還是讓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洪熙皇帝登基。
洪熙皇帝在位時與民休息,深得民心,他自知他是承上啟下的軸承,他要做的就是收攏民心,讓龍虎氣歸附,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後就能讓朱棣一脈徹底被龍虎氣認可,大明不再有龍虎氣暴動之憂。
但是。
“一場疫病,讓洪熙帝瀕臨死亡,龍虎氣也有了暴動的跡象。洪熙帝身上所牽連的龍虎氣太多,內閣雖然有權但無名,他們的二品身份讓他們無法承載這些暴動的龍虎氣。”
長歎一聲後,李寬無奈道:“所以,宰相出現了。”
大明的官員體係很獨特,分為“權”與“名”。權代表權利,也就是在朝堂中的話語權。而名則代表“名號”,隻有得了名號才能承載相應的龍虎氣。
最簡單來講,二品天將軍的名大於權,因為天將軍更需要龍虎氣而非朝堂話語權,所以二品天將軍是“有名缺權“。而內閣中的三位閣老都是權大於名,因為他們要做的是統籌各部,頒布政令,所以他們普遍都是三品的名。
洪熙皇帝的疫病讓龍虎氣開始暴動,但洪熙皇帝之下就隻有內閣有權利掌控龍虎氣。可問題是,三位內閣閣老他們有權無名,無法承載相應的龍虎氣。因此一旦皇帝徹底死亡,大明龍虎氣就會暴動,恐怕大明也無法繼續延續下去。
因此,洪熙帝兵行險招,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把被太祖朱元璋取消的宰相製度重新搬了出來。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不直接將三個閣老的身份提一提,讓他們都有一品之位。
但實際上,有一品之位並不重要,有名才是最重要的。空有皇帝認可的一品沒有用,得是他在曆史或百姓心中有一席之地,才能夠成為承載龍虎氣的一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