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有很多教授、院士,在退休之後,沒有選擇原單位返聘,而是毅然決然去了九州科技工作。
但哪怕有如何優秀的合作曆史,但在太空電梯這個項目的會議上,九州科技仍然是被“批評”的。
會議組織方的一位負責人,在聽到議論聲越來越激烈,還是站起來,雙手虛壓,示意大家不要激動。
等眾人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一會兒,這位負責人方才開口說道“目前該項目隻是議論探討,九州科技也沒有提出除了保密之外的其他要求,所以大家請不要過於情緒激動。
除此之外,今天的會議重點是商討該項目技術的可行性,以及對咱們當前太空發展領域的探索和暢想。
這次會議,咱們大夏航天集團的工程師團隊也有參與,並且隻是一個項目探索,所以還請大家暢所欲言……”
話雖如此,但是大夏科技院的這些位科研大佬,什麼花沒看過?什麼話沒聽過?
當即就有一位行業大佬朗聲說道“不論是項目探索還是探討理論,我個人的觀點就是目前太空電梯這個項目,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成熟,我們可以投入資源來攻克該項目,但不能大規模投入資源,也不能浪費資源!”
“沒錯,而且我們如果要與九州科技合作,也應該將權責分理清楚!去年九州科技和我們一起重新整理合作實驗項目的時候,就解決了很多舊賬,現在可不能再添新賬!”
麵對這些航空航天和材料領域的大佬們,大夏航天集團的負責人與工程師團隊就沒有一個神情輕鬆的。
僅僅是看待關係,那大夏航天集團與九州科技的關係已然非常近,甚至當初還簽署合約,在幾種特殊情況下,九州科技的飛行器擁有與大夏航天集團飛行器同樣的保護規格。
而現在九州科技的所負責的九州空間站,也為大夏航天集團開辟了固定艙室,允許大夏航天員進入九州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生活、工作。
再加上九州科技一直以來投桃報李,提供機密數據、贈送月壤月岩……
雖然知道這些位行業大佬是以大夏官方利益為出發點而考慮,但是有時候形勢如此。這群人還將九州科技當做一個企業在看待,而大夏航天集團的高層和前幾位有過深入交流。
他們清楚的知道,現在的九州科技已經是夥伴,而非培養中的“企業”。
而且對於九州科技所掌握的航空航天科技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大夏航天集團的工程師團隊也非常好奇。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