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四章 協議達成_天唐錦繡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穿越架空 > 天唐錦繡 > 第一千九百九四章 協議達成

第一千九百九四章 協議達成(1 / 2)

祿東讚苦笑著喝了口青稞酒。

對方這番話很是乾脆、大氣,但重點在於“貢獻”,你不僅要現在做出貢獻,且以後也要有所貢獻,否則你的兒子現在可以入籍大唐,將來未必沒有被驅逐出境的那一天。

再度看著水麵上翱翔的海鷗,想著畜生尚能為了繁衍而不遠萬裡周而複始的遷徙,曆儘艱苦、熬儘風霜,仍孜孜不倦、樂觀向上,何況是人呢?

隻要有一絲希望,誰又願意帶著整個家族赴死?

如果可能,他願意用自己的命去給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活命的機會,噶爾家族太苦了,不僅遭受讚普的壓迫、盟友的排擠,還要生活在吐穀渾的廢墟之上,處於大唐、吐蕃兩個當世大國的夾縫之中,動輒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這是小國之悲哀,更何況噶爾部落連一個小國都算不上?

唯一活命的機會,便是依附於大唐,成為一個真正的唐人,享受富貴安寧,繁衍生息。

但裴行儉的話可以信任嗎?

大唐可以信任嗎?

祿東讚不知道,可但願意去賭。

“大都護放心,噶爾家族既然已經與大唐結為盟友,縱然滅族也不會背棄盟友,無論外間發生什麼,老夫都會帶著族人在這伏俟城為大唐擋住吐蕃騎兵,不管付出何等代價,亦在所不惜。”

裴行儉頷首,正色道:“大論深明大義,噶爾部落心向大唐,陛下深感欣慰,陛下以及大唐會銘記噶爾部落所作出的貢獻,必不相負!”

祿東讚笑容和藹、目光純真,感慨道:“老夫於吐蕃有大功,若無我之扶持,讚普如何一統象雄、威懾高原?結果卻遭受猜忌,被放逐於這吐穀渾故地之廢墟之上,闔族上下處境艱苦、艱難存活,幸得大唐之資助、幫扶,才能於此落地生根、繁衍族群,噶爾部落的每一個人都願意為了大唐去戰鬥,去償報這一份恩情。”

彆提什麼“貢獻”了,論貢獻,整個吐蕃誰有我對讚普的貢獻大?

結果怎樣?

我知道對於大唐的價值在何處,也願意為了這份價值拚上一切,惟願大唐信守承諾,他日“飛鳥儘、狡兔死”之時,能準許噶爾部落內附於大唐,成為真正的唐人。

裴行儉對此再度確認,然後話鋒一轉,沉聲道:“據聞釤城那邊集聚大軍,似乎意欲再度興兵犯境、進犯西域,不知大論對此有何見教?”

祿東讚似乎對此一無所知:“那幫人拿著刀劍滿天下的宣揚其教義,對於富饒神秘的東方覬覦已久,隻要其國內穩定、兵力強盛,勢必生出征服之心。不過其國看似強盛、實則一盤散沙,順風之時無堅不摧,逆風之時則一觸即潰,大都護不必憂心,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更何況薛仁貴勇冠三軍、兵略不凡,由他坐鎮西域,大食人難有寸進。”

說到這裡,難免心裡又是一陣唏噓。

剛才裴行儉提到“國勢”,這的確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看似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卻也有著諸般表現。

最明顯的表現便是人才井噴,傑出之士層出不窮。

原以為吐蕃這一代已經算是豪傑輩出、助長國勢,可是與大唐相比,卻又小巫見大巫。

本以為隨著貞觀勳臣逐漸凋零,大唐於文治、武功兩方麵卻要處於一個人才匱乏的短暫時期,給予吐蕃逆勢反超之機會,然而短短幾年時間,便有無數青年才俊湧現出來,迅速填補貞觀勳臣留出的空隙,甚至猶有過之。

執掌安西都護府的裴行儉、威震西域的薛仁貴,大海之上滿天下橫行無忌的蘇定方,更彆說年紀輕輕已經是當朝第一人的房俊……三五十年之內,大唐都不會因為缺乏人才而陷入困頓。

蒼天待大唐何其厚也!

裴行儉見祿東讚半點話風不漏,也隻能無奈作罷。

反正隻要祿東讚老老實實待在伏俟城,不會威脅河西之安危就好……

*****

長安城籠罩在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之中,整個關中的暑氣一掃而空,涼爽宜人。

宗正寺內,李元嘉放下茶杯,拿起一份公文看了兩眼,頓時蹙起眉頭。

思索少頃,對門外書吏道:“請梁郡公過來。”

“喏。”

書吏應聲而去。


最新小说: 快穿:撩精超欲,反派跪求憐愛 萌寶駕到:總裁爹地寵翻天 神醫嫡女:國師請繞道 重生異能從F級開始崛起 穿成炮灰後,小兩口在年代文逆襲 重生棄後要翻天 我是外門雜役,你說我有大帝之資? 長生千萬年,我才不稀罕證道成帝 穿越之半緣修道半緣卿 劍破蒼穹:九重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