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全國不少州郡都出現了主官缺員的情況。
他們雖然痛恨此事,但,規矩就是規矩。
王柔和袁紹,剛剛都按製交納了這筆錢。
憑啥你蘇都督,噢,不對,現在是關內侯你可以不交呢?
“陛下口諭”
蹇碩看著這些突然詫異騷動的人們,立刻又換了副嚴厲的臉色,衝洛陽拱手:
“關內侯清正廉潔,忠心為公,為朕、為朝廷解決財賦難題,故特此免收遷官錢。”
這話說的眾人是啞口無言。
是啊,蘇曜清正廉潔,連那袁紹和王柔都不得不佩服。
自古以來,帶兵打仗繳獲這些東西,哪個當官的不摸一點?
這種事情,隻要你打的贏,大家很多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然而這位關內侯簡直是清正廉潔到愣頭青的地步了。
他是真的按規製隻給自己那麼一丟丟啊。
在分給部下足夠賞賜和軍需後,朝廷頭一次在戰事中拿到如此足額比例的繳獲。
太踏馬正直了,以至於袁紹這位監軍禦史那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完全淪為記功人,打了個醬油。
以至於看到如此塘報的劉宏在最後考慮到這個小年輕的家底後,不得不咬牙下發這道豁免的口諭。
“這,咱們便是按例收錢,以那蘇都督這次的表現,也多得是願意為他掏錢的人吧。”
“陛下何必要特意免除呢?”
出行前的蹇碩非常不解的請示皇帝。
而劉宏則是擺了擺手,表情相當的疲憊:
“那豈不是把他往那些世家身上去推麼?”
在蘇曜混不吝的娶了那個匈奴公主後,劉宏便已經看出來了,這小子怕就是個愣頭青,那些世家跟他也沒多大關係。
故此,劉宏便直接推翻了尚書台盧植等人擬定的僅僅實封校尉,多加賞賜的方案,大手一揮。
騎都尉加賜關內侯,金印紫綬!
基本就是直接對朝野宣告,這是朕的人了!
於是就在蘇曜接旨奉詔後,那蹇碩又湊上來,親熱的對蘇曜說著悄悄話:
“朝廷封官加爵就暫到此為止了,等關內侯進了京,獻俘大典後,陛下還邀您入西園,更有其他賞賜.”
“還有,陛下知道您之前受了委屈,故而在那獻俘凱旋大典上,準備給您好好出出氣”
“嗯?出氣?”
這出的什麼氣?
蘇曜沒明白,不過他也沒太在意,封官結束了,看來應該還有其他活動獎勵。
那就不得不做了。
這邊加封完王柔、袁紹、蘇曜三人後,黃門侍郎鐘繇又繼續宣讀,挨個對蘇曜部下進行封賞。
不出所料,張遼等人雖然功勞不少,賞賜也不錯,但最後也沒出來另一個兩千石。
其中活捉單於偽王與休屠王,陣斬左賢王的張遼以最高的功勳晉級六百石的軍司馬,兩千石還差著三級,就彆說什麼封侯的功勞了。
但這對於張遼已是絕對的驚喜。
在大漢,對於沒什麼出身的寒門,六百石已是頂級。
就更彆說他這彆部司馬是真正的領兵權,可謂是敲實了他蘇曜之下第一武官的地位。
甚至可以說,若是蘇曜另遷他職,這些兵就是由張遼直領了。
而這個封賞是否有朝廷的小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張遼之後,更為驚喜的則是王淩,這位沒有任何軍職在身的小後生,直接被加賜了比三百石的羽林郎,不得不說他世家的身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而其他人也就是依序此等,如徐晃,楊奉各封曲軍候,另加賞錢等等。
故而大家都很高興,甚至那個沒在功勞簿的衛明都在跟著樂和。
畢竟他們出身在這,能有此等地位,已是百般榮耀,尤為難得了。
但沒料的倒也是有的:
“趙四郎竟然封了黑山校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