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現在與蘇曜作對的膽子沒有,但是能借人之手,除掉這礙眼的王芬,為以後可能的變亂掃清障礙,袁紹卻是興趣滿滿。
如果這王芬真的能起兵。
那不管這次廢立成行與否,他袁紹都是血賺不虧。
自古罪極莫過謀逆,一旦王芬的謀逆之罪做實,不但牽連他家族,那些隨他起事的冀州官吏也必然都遭到朝廷的雷霆清洗。
屆時,他袁紹便可以利用袁家的權勢,大大方方的往冀州安排自己人了。
於是,看到袁紹動心了的許攸便詳細的講述了一下自己的謀劃。
原來,在袁紹與許攸等人立下誅宦廢帝的大計時,許攸便一直在外奔走,尋找機會。
而在之前,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奧援,那便是名譽天下的冀州刺史王芬!
而許攸所做的事情也很簡單。
對身為名士楷模的王芬,許攸則使那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和來自青州平原的大術士襄楷一同去往王芬府上做說客,以天象之事說動了王芬。
“天象顯示不利於宦官,黃門、常侍這回定會被誅滅夷族!”
聞名天下的大術士襄楷此言一出,陳逸便跟著鼓動。
而那位名噪天下的王芬王使君就這樣被一番捧得臉紅心熱,高興的說:
“若果真是如此,某願代天下人行之,驅除他們!”
“今上昏聵,寵信宦官,致天下大亂,朝綱不振。”
“某觀合肥侯,天資聰穎,德才兼備,有聖王之姿,當可取而代之!”
“子遠的謀劃,二位怎麼看?”
送彆了許攸,袁紹回府後立刻召集了手下心腹謀士逢紀和何顒,商議這潑天的大事。
相比於一直在外奔走的許攸,逢紀和何顒則一直留在京中。
他們二人在聽到袁紹的詢問後,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由何顒先開口:
“子遠所謀,描畫的未來很好,若能功成,對天下自大功一件。”
“但,借外兵行廢立,古來成功者寥寥。”
“大漢四百年天下,不管是霍光還是王莽,莫不是掌握了中央方才能行得廢立之事。”
何顒說完,逢紀也言道:
“那冀州使君王芬,雖然名滿天下,但卻是個隻懂埋首經海的意氣之輩。”
“僅憑天象之說就能被鼓動行次大事,以他這般飄忽的性格,又怎麼可能辦成廢立這麼大的事情呢?”
“此等角色,隻可利用,而不可依仗!”
袁紹聽了頻頻點頭,許攸這次太急了。
按照原計劃,他們是應該抓緊控製京師的兵權,以此為根基來行那大事。
現在突然搞出了個借外兵廢立那也罷了,還有由他在中樞策應,此事的危險性一下子就大大提高了。
尤其是,現在皇帝身邊還有那個蘇曜在,等閒武力根本難以破之。
“二位所言甚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袁紹冰冷的麵色略有不甘。
“本初也無需直接拒絕。”
逢紀又說道:
“既然有人要當那出頭椽子,那就由他去吧,我等靜觀其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