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君侯,這些俘虜怎麼處理?”
晨曦微明,東方的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溝子城的府邸中,趙雲一身戎裝,前來請示關於俘虜的處理問題。
俘虜,是的,就在昨夜那場激烈的戰鬥過後,溝子城內的烏桓守軍大部分選擇了投降。
雖然蘇曜斬殺守將阿羅翁的一幕讓餘下的烏桓士兵心生驚懼,奮力一搏,但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蒼白無力。
隨著那兩位千夫長一死一逃,整個溝子城群龍無首,無力再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等回過神來的烏桓士兵想要逃出城時,卻發現南北兩個城門早已被度遼軍占領,突圍無望。
最終,在劉備與趙雲等人的“投降不殺”的喊話下,除少數負隅頑抗者外,投降者竟有八百餘之眾。
然而,勝利的喜悅之餘,溝子城的現狀卻讓眾人心情沉重。
“溝子城在籍五百二十四戶,口二千一百六十六人。”
王淩站在府邸的台階上,眉頭緊鎖,目光掃過這座曆經戰亂的城池:
“今,經解救與排查後,僅有二百四十四人.”
經過戰亂,逃難和屠殺後,這座小城的百姓基本可以說是十不存一。
街道兩旁,斷壁殘垣隨處可見,空氣中仍舊彌漫著血腥的氣息。
麵對如此局麵,對俘虜的管理便成了一個問題。
“公審.大會?”
成廉頓了頓道,提出了一個建議:
“以前,君侯不是都用這個法子?”
但是這一次,蘇曜搖了搖頭。
沒有那個時間。
為了保證偷襲的突然性和成功率。
他不能在這個溝子城耗太多時間,更不可能分掉太多兵力來保持對這裡的占領。
“要不然乾脆就.”呂布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意思不言而喻。
戰爭時期,對於難以管理又占用大量糧草的戰俘,乾脆的選擇殺掉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即便不提白起坑俘,就在那官渡之戰後,曹操便也大規模斬俘七八萬人,一舉震動天下且大為削弱了袁紹的有生力量。
對於呂布的提議,劉備當即表示殺俘不祥,予以反對,他很清楚這樣做隻會為未來激起更多反抗,不利於長遠的和平穩定。
“倒也沒有這個必要。”
蘇曜還是搖了搖頭。
要是真想全部殺光的話,他當時就會乾脆製止劉備和趙雲的行為了。
對於怎麼處理這些烏桓人,蘇曜在出塞的路上,便已經有了考量。
現在讓他們調轉槍頭去打同一部落的同胞也許指望不上,但是用這些俘虜乾點苦力活,做些修複城池,重建城市等工程,對於人力短缺的當下來說簡直正合適了。
“可是……”
張飛撓了撓頭,有些困惑地說道:
“放不能放,殺又不能殺,養在這裡又是個禍害。這可該如何是好?”
對此,蘇曜輕輕一笑:
“玄德兄,展示你仁德之力的時候到了!”
“啊?”
蘇曜的話讓劉備一愣,顯然沒想到蘇曜會突然提到自己。
“君侯何意?”劉備問道。
蘇曜解釋道:
“玄德兄,這些烏桓俘虜雖為異族,但其中不乏被裹挾者。
若我們直接斬殺,不僅失了人心,還可能激起更多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