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太皇太後:王珪之罪,罪莫大焉!
隔日,三月壬寅(初九)。
群臣三表勸聽政,兩宮終於答覆:可!
於是,當天在迎陽門下,兩宮擁著趙煦,垂簾小殿之中,第一次正式聽政。
宰臣們於是上表,乞為熙河路二月軍功求賞。
並將從熙河送來的點檢邊報上呈。
確實是大捷!
陣斬賊將色貸辰楚及以下西賊將帥十餘員,得首級四千七百餘,獲賊牛羊馬匹甲胄不下八萬,有司上報,皆已點驗無誤!
於是,兩宮依製,論功行賞。
武信軍留後丶景福宮使丶入內內侍省副都知丶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製置使李憲,論製遷一等。
依舊領武信軍留後,升任延福宮使,仍為入內內侍省副都知丶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製置使,並令其儘快入京述職丶麵聖,並拜謁新君。
李憲以下有功大將,也各得封賞。
四方館使丶容州團練使王文鬱升任引見使,橫行官依舊為容州團練使,隻需再立下類似軍功,他就有機會得到特旨落職,這就是正任官了。
橫行官,國朝最多數十人。
但正任武臣,除了開國之初外,曆代不過數人。
仁廟開始的每一位正任武臣,最終幾乎都能入京,擔任三衙管軍丶殿帥。
王文鬱以下,東上闔門使丶嘉州刺史康識,升領容州團練使,東頭供奉官宋安道升任內殿崇班。
皇城使丶忠州刺史盧梭兼領康州團練使;皇城使曹令棱領嘉州刺史,皇城使阿克密獲領昌州刺史。
其他有功將佐,各遷三等,賞賜有差。
兩宮對於三省兩府擬好的賞功劄子,自然答允。
無論是太皇太後,還是向太後,現在都還沒有足夠的政治敏感性。
但,趙煦在旁邊,看著表功省劄,就已經在心中歎息。
看看三省兩府請功的名單吧。
除了王文鬱丶宋安道丶曹令棱三個標準的漢人名字外。
康識這個名字,聽著就有些像西域那邊的人。
盧梭的名字,也就勉強看著像漢人。
但阿克密就是標準的番名了。
而這三人在省劄上,也確實標注『番將』。
熙河六員有功大將,番將就占了三員!
往好裡說,這證明了李憲在熙河,團結少數民族,共建大宋樂土,功勞卓著。
可,有心人隻需稍加挑撥。
很輕易就能讓人想起安史之亂,想起唐代北衙禁軍亂政的故事。
然後就等著朝野炸鍋吧!
大宋士大夫們那敏感脆弱又無處安放的安全感,會讓他們跳腳的。
所以,趙煦知道,李憲回朝之後,就不能讓他走了。
留在京師,榮養幾年吧。
不然,他隻要回去了,就不會有好下場!
至於熙河路?
趙煦心中幾個名字閃過。
有老將,有帥臣,也有未來的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