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範純仁入京
元豐八年四月丁亥(二十四)。
延和殿便殿聽政。
有司請依故事追封兩宮先祖,於是都堂宰執上表,乞追封太皇太後丶皇太後已故先人。
兩宮再三推辭,群臣不斷上書,終於答允。
命有司依故事,分彆追贈兩宮三代先祖丶祖母。
同時,應太皇太後生母,韓國丶趙國太夫人李氏奏請下,兩宮命有司,追贈德妃朱氏三代。
於是,追贈朱氏曾祖任百祥丶祖父任士清丶父任廷和,太子太保丶太傅丶太師,繼父朱士安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丶開州刺史。
至於那位可憐的崔姓生父?
哭暈在廁所。
這也沒辦法。
崔家沒有養過朱氏一日,反倒是收養朱氏的任家,雖然可能本意是為牟利,但對朱氏是真的好!
而繼父朱士安,雖然也沒有養過朱氏,但起碼,朱氏的生母最終是和朱士安合葬的。
兩宮本來還想蔭補幾個任家和朱家的子弟為官。
趙煦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他知道,任家和朱家的人是個什麽德行!
每年賞賜一點錢帛,養著就得了。
讓他們出來做官會害死彆人的!
不對!
他們出來做官,隻會被人當槍使!
於是趙煦趁機表示,太皇太後生母韓國丶趙國太夫人,深明大義,宜當繼續加封大國!
不過幾天,韓國丶趙國太夫人,變成了韓國丶越國太夫人!
趙煦並令有司,對韓國丶趙國太夫人以及皇太後生母秦國丶魯國太夫人,依製賜給的常儀加倍給賜,同時兩位太夫人享有的俸祿當為真俸!
什麽是真俸?
就是不玩省陌和折色那一套,一貫錢給一千文,一石米俱給細色。
趙煦的表現讓兩宮都很滿意。
群臣見著,也都是紛紛上表稱頌。
而趙煦其實也沒多花什麽錢。
一年下來,兩位太夫人撐死多拿幾千貫的俸錢和幾百石的米麥。
四季和節慶賞賜時的金銀器物和絲帛,無非多上一倍。
但趙煦收獲的卻是兩宮的信任和高家丶向家的歌功頌德。
這買賣太劃算了!
追封丶追贈之類的瑣事說完,就是政務。
右相韓絳上奏請求:天下民戶已欠元豐七年以前青苗錢丶免役錢利息,乞推恩除放五分。
並詳細列舉了,京畿丶河北丶河東丶河南積欠的利息情況。
兩宮詔可,並命除放。
意思就是元豐七年以前的利息,減半收取。
這算是新君即位後,真正的德政了。
因為免役錢和青苗錢的利息,都是百分之二十,現在砍到了百分之十。
真是皇恩浩蕩!
韓絳還是膽子小,不敢直接提議,將青苗錢和免役錢丶免行錢利息都定到百分之十——當然趙煦現在也不敢!
太得罪人了!
放貸是大戶控製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