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經筵之地
午睡醒來,趙煦喝了一碗冰鎮好的蓮子羹。
馮景就在他麵前,低聲說道:「大家,今日汴京城裡,似乎出了個新鮮事……」
「好多人都在藥店丶熟藥店裡,搶購著膽石……都說要格物致知……」
趙煦聽著,微微點頭。
這個事情能在短時間內鬨得這麽大,自然是有石得一和石得一麾下的探事司邏卒們的功勞。
這兩個月來,探事司在趙煦遙控指揮下,越來越像是一個傳媒機構,而非情報機構了。
放風丶泄密丶鼓噪輿論……
探事司的五百邏卒中的大部分人,現在都成了人型喇叭。
平日裡除了打探坊間流傳的消息,就是負責在趙煦需要的時候,放大某些聲音。
從而微妙的影響輿論。
現在來說,趙煦還是很謹慎的。
他暫時也隻會如此作為,並不會將那些現代學來的東西,就這麽的用在汴京城裡。
太可怕,也太危險。
那些東西,得等他再大三四歲,可以掌控局麵的時候才能慢慢用上。
馮景低著頭,在趙煦身邊,繼續說著:「高家丶向家,似乎都派了些人去了信州……曹家和劉家,則有人去了潭州……」
大宋三大場,信州鉛山(今江西鉛山縣)丶潭州永興場(大抵今湖南瀏陽)丶韶州岑水場(今廣東韶關曲江)。
信州最近,潭州次之,韶州……都到嶺南了,外戚們大抵不敢去。
趙煦在現代的時候,去過這三個地方。
現場實地查看過出土的北宋遺址,也看過了當地地方縣誌和博物館裡的實物。
所以,趙煦很清楚這些地方的礦藏條件,也知道它們的潛力還遠遠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
須知,根據記載,這些地方,特彆是韶州的岑水場在趙佶那個小子的時代和後來的南宋時代,用了膽水浸銅法後,年產銅加起來超過了六百多萬公斤!
僅僅是這一個地方,每年所產的銅,就足夠鑄造四百多萬貫銅錢。
此外,這三個大場還有著伴生的銀礦和金礦礦脈。
不過,這些都是小節了。
所以,趙煦隻是嗯了一聲。
馮景立刻閉上嘴巴,心道:「大家對外戚,還真是優容啊!」
若是大行皇帝,高家丶向家但凡敢向這些地方伸出一個指頭,都會被立刻斬掉整條手臂!
所以……
馮景也能理解,為何現在幾乎所有宗室丶外戚,都在一起高聲讚美著這位少主了。
以至於兩宮能聽到的,全是讚歌,所有人都在說:官家仁孝,自古罕見,娘娘真是福氣好!
……
在福寧殿喝完蓮子羹,趙煦就到了坤寧殿,給向太後問安。
今天,政務不多,所以向太後也難得的休息了一個中午。
見了趙煦來,她將手裡的東西藏到了帷幕後的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