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向太後:吾兒必可為堯舜
兩宮和趙煦說著話。
殿外,就又有奏報來傳:「環慶路經略使丶新知延州趙卨已押解偽駙馬拽厥嵬名入京!」
兩宮頓時大喜。
連忙命人將趙卨的入闕表呈遞上來。
兩宮看完趙卨的上書,也都是開心起來。
「這個趙卨,將其麾下大將姚兕丶曲珍也一起帶入京城述職了!」向太後驚喜的說道。
姚兕丶曲珍,都是大宋名將。
尤其是姚兕的名聲,哪怕向太後在宮裡麵也是聽說過的。
這位大將,乃是將門之後,更是忠良之子!
乃父戰死在三川口的時候,他才八歲,和六哥年紀相仿。
卻已經深記父仇,日夜不忘!
據說,這位大將從軍後,在他使用所有兵刃和旗幟上,都親手刻上了『仇讎必報』四個字。
從軍以來,轉戰沿邊各路,所向披靡。
如今已是大宋遙郡!
而且是遙郡官中威望丶戰功最高的大將之一!
很有希望在未來升任正任!
有了趙卨這樣久經沙場的文臣邊帥和他麾下驍勇的大將坐鎮殿中。
加上劉昌祚丶苗授丶燕達,還有即將入京的涇原路盧秉。
向太後懸著的心,總算是安穩了許多。
於是,當即就命趙卨丶姚兕丶曲珍明日早上陛見。
又命劉昌祚,今日陛見。
同時下詔,命將偽駙馬拽厥嵬名,送同文館中好生看押,不許虐待,一日三餐供應要及時。
待夏使入京再做決斷。
兩宮至今都在打著,拿一個駙馬脅迫西賊低頭認輸求和的算盤。
大不了,恢複慶曆和議!
區區十五萬匹絹,七萬兩白銀,三萬斤茶葉而已!
就當打發臭要飯的!
隻要西賊以後乖乖的謹守門戶,彆來騷擾大宋邊境和人民。
兩宮都覺得,這點小錢算不得什麽!
要知道,從澶淵之盟訂立到今天,算上慶曆增幣。
大宋這麽多年光是給北朝的絹布和白銀就已經不可計算。
但這些支出,對大宋而言,不疼不癢,甚至很劃算!
至少比和遼人開戰劃算一萬倍!
同樣的道理,在大宋內部很多人也都覺得。
隻要西賊臣服聽話,每年給點錢,打發掉也沒什麽不妥。
畢竟,宋遼的例子,就擺在眼前呢!
大宋每年給遼國的歲幣,看上去不少,可遼人拿到手裡能做什麽?
最後還不是都買了大宋的商品?
大宋士大夫們,雖然不懂經濟學,但帳還是會算的。
總的來說,人們發現,澶淵之盟後兩國貿易大宋這邊是碾壓性的超出遼國。
瓷器丶茶葉丶絲綢等商品,源源不斷的通過邊境市場進入遼國。
不僅僅讓遼人把歲幣連本帶利的吐回來。
甚至還賺了一筆!
這就是宋遼百年和平的基礎。
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