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踏營(1)
狄詠繼續觀察了一陣交趾人的防禦。
然後,他就對身旁的人說道:「諸位指揮,誰願將兵襲擾交趾?」
許克難第一個就站出來:「末將願往!」
「那就有勞指揮了!」狄詠點點頭。
許克難嘿笑著打馬而走,召集他的騎兵。
襲營是熙河宋軍的看家本領。
五次蘭州會戰,李憲統帥下的熙河兵馬,就多次襲營。
特彆是第一次蘭州會戰的時候,王文鬱將八百騎夜襲西賊大營,結果造成營嘯,西賊軍大亂,數萬人爭相踐踏,墜入黃河而死者不計其數。
正是嘗到了這個甜頭,此後曆次蘭州會戰,熙河宋軍總會嘗試各種角度的襲營。
在戰爭中,宋軍的襲營本領大漲,經驗自然也無比豐富。
如今,距離最後一次蘭州會戰,也才過去一年半多一些。
許克難的騎兵,都還保留著當年襲營的經驗和手感。
包括許克難在內,他的這支部隊裡,起碼有數十人,就是第一次蘭州會戰時,跟隨王文鬱奇襲西賊大營的那八百輕騎之中的一員。
他們迅速的進行著各項戰前準備的工作。
穿戴上鐵盔,將輕便的護臂套上,將鐵鐧或者重斧等近戰武器準備好,放在自己最順手的地方。
然後,他們檢查自己所用的騎弓。
這些騎弓可不簡單!
乃是熙河宋軍在戰爭中繳獲的黨項弓。
黨項弓是當代公認的天下第一強弓!
即使大宋,也難以仿製。
為什麽?
因為好多技術條件,在大宋並不具備。
譬如說,黨項人製弓,需要生長在賀蘭山上的一種特殊木材,然後將之剖開,放在嚴寒的天氣之中自然晾乾,黨項人稱為『析乾』,待到來年春天再行液角,最後還得等到秋天進行合材。
此外,這種弓用的還是黨項境內特有的氂牛角為弓架,以其皮為弦身。
這樣一柄好弓,從選材到製成,前後要曆時三年,經過上百道工序。
便是在西賊國中,這樣的強弓,也很稀少。
隻有西賊精銳的侍衛軍丶鐵鷂子還有潑喜軍才能裝備。
熙河繳獲也不算多。
前後最多三千餘把。
好在,許克難的騎兵是天子親軍,在他們被抽調回京時,李憲搜刮了大量強弓,武裝了這支騎兵,使得他們做到了幾乎人手一把。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天色就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對大多數人農民來說,因為缺乏足夠的維生素的緣故,一般都患有夜盲症。
可宋軍不會。
特彆是戍邊熙河的宋軍不會。
因為他們在熙河,天天吃肉,或許做不到。
但各種牲畜內臟和下水,卻是管夠的。
大戰前後,酒足飯飽更是宋軍的標配。
所以,這些騎兵非但沒有夜盲症,反而在夜晚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