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不可名狀的熙河(2)
元佑元年七月戊寅(23),太皇太後坤成節。
作為太皇太後的親侄子,高公紀自是在這一天,早早就於熙州城中,召集官員丶貴族,慶賀自家姑母生辰。
在大宋,帝丶後聖節,也是法定節假日。
所以,幾乎大半個熙河路的權貴,都聚集到了熙州城。
作為熙州知州,遊師雄自也受邀赴會。
不過,遊師雄的性格,不太喜歡太過熱鬨的場麵。
所以,他到了熙州城的『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官署後,給高公紀道了賀,奉上賀表,請其代為轉呈汴京太皇太後後,便請高公紀給他安排一個安靜的廂房。
對此,高公紀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命下人,將遊師雄請到了官署後宅的一個僻靜的廂房。
遊師雄進了廂房,就取出自己帶來的熙州公文,開始審閱。
橫渠門下追求複古,向往三代之治。
也正是因此,橫渠門下的學生,都有很強的務實能力。
原因很簡單——張載當年在橫渠講學,推崇三代丶井田之製。
所以,他需要向他的學生和外界證明一個事情:三代的道德與井田,是可以解決當代的問題的。
這個事情,自然不能通過嘴巴說。
而是要有實際行動!
於是,張載當年在橫渠講學時,便率領學生和當代的鄉民,在橫渠當地鄉村,開始嘗試複刻周代的井田製。
為了爭取朝廷的支持,張載還曾上書,請求將橫渠變成一個井田製的試驗地。
在得到了朝廷支持後,張載和他的學生,拿出錢來在橫渠購置土地,分給當地的無地百姓丶貧民。
並組織這些人,在橫渠開鑿渠道,建立水利設施。
就這樣,橫渠門下在橫渠,一邊讀書一邊參與當地的井田製建設。
等於在學習時期,就已經切身的參與了實際的基層工作。
所以,橫渠門下的很多人,不要看科舉名次比較低,但政績都很突出,一般的胥吏也根本忽悠不了他們。
遊師雄就更是這方麵的佼佼者。
自到任熙州以來,他幾乎是夜以繼日的工作。
靠著豐富的基層經驗以及狂熱的工作態度。
他很快就在熙州站穩了腳跟,並得到了上下支持。
而且,因為他是官家親除的熙州知州。
所以,本地的豪族,對他的工作,也都非常支持。
不過,也正是因此,遊師雄根本不敢怠慢。
他很清楚,在張師去世,橫渠勢微的今天。
想要重振橫渠學院,光大丶弘揚張師的學問。
他就必須向天下人,特彆是汴京的官家證明,橫渠一脈的主張和思想,是有用的,是可以救時的。
在這樣的壓力下,上任不過一年,不到四十九歲的遊師雄,就已是兩鬢衰白。
約莫半個時辰後,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