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西北狼煙(4)
第二天,呂公著就上書兩宮,以戶部國用拮據為名,請求遣禦史丶大臣,分赴河南府丶潁昌府丶大名府丶開封府。
將當地的常平倉儲存的財帛,運回汴京,轉入左藏,以供國用。
他的這個請求,自然得到了批準。
在兩宮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常平倉的錢帛,就是國家的錢帛。
放在地方,還是存在左藏,都是一樣,現在國用拮據,右相想調動地方常平倉的錢帛入京很合理。
呂公著在得到了兩宮批準後,回頭就將李常的奏疏,以他的名義,用了實封狀的形式,送到了趙煦手中。
趙煦看完,再一打聽,呂公著今天上書兩宮的事情,眼睛就眯了起來。
「呂相公還是公忠體國的。」
老呂家的政治覺悟,一向很好。
所以,趙煦知道,呂公著可能是看到了些什麽苗頭,這是在未雨綢繆呢!
就是李常的這份奏疏……
「乞立糴本司?」趙煦翻著奏疏的抬頭,嘴唇微微抿起來。
不得不說李常的出發點是很好的。
他說:伏見現今常平丶坊場丶免役積剩五千餘萬貫,散在天下州郡,貫朽不用,利不及物,竊緣泉貨流通乃有所濟……
想法是很好的。
甚至是很進步的經濟理念。
隻有讓財貨流通起來,經濟才會發展。
所以,他想建立一個全新的機構:糴本司。
將其放在戶部下麵,由都堂指揮。在地方則由州縣的推官丶主薄兼領。
這個想法也很進步。
知州丶知縣掌方向,推官丶主薄抓經濟。
但問題是,大宋才剛剛廢了市易法。
這又來一個和市易務功能差不多的糴本司?
你說你不強迫,不立績效,不賺錢,誰會信呢?
他將人性想的太好了。
以為,可以通過知州丶知縣來監督兼領糴本司的推官丶主薄們。
這不就是送肉給他們嗎?
再一個,常平倉這東西,是隨便能碰的嗎?
不過呢……
趙煦隻是想著,自己有五千萬貫的錢,躺在地方上,被人家像老鼠搬倉一樣,一點一點的扒拉出去。
他就有些念頭不通達了。
「總得想個辦法……將這些錢收回來才行。」他輕聲說著。
常平倉,他現在是不好碰,也碰不得。
但這並不代表,其他東西他不能碰。
「天下州郡坊場……」趙煦看著李常奏疏上的內容,想著那些遍布天下的官營坊場,就慢慢的眯起眼睛來。
和常平倉不同。
坊場這個東西,全部是官產!
也就是趙煦的私人財產!
這些東西,都是曆代趙官家們,通過內臣丶外戚和監當官們,在地方上精耕細作出來的。
所以,在這個角度來說,大宋的經濟不僅僅是官僚壟斷經濟。
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