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白河法皇的哀歎
元佑元年十月乙未(十一),崇政殿。
趙煦看著被送到他麵前的遼國國書。
然後又看向殿上的那兩位遼使。
正使依然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遼奉國軍節度使耶律琚。
這位都在汴京城安家了!還能不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
其外室李師師,這兩個月來更公然以劉夫人的身份,受邀參加了好幾場汴京達官貴人家裡的命婦們主持的詩會。
至於這一次的副使?
趙煦的眼睛,打量了一下這個人。
個子不高,目測約莫五尺餘(160cm左右),留著淺淺的髯須,大概三十來歲的樣子。
「耶律儼?」
趙煦目光灼灼,想起了自己在現代留學時,跟著老師研究遼代文化,看過的遼代典籍。
其中就有遼晚期的《皇朝實錄》,作者似乎就是眼前這位。
在《皇朝實錄》這部遼人自己的國史中,契丹人完全拋棄了其部族原始的青牛白馬說。
而是自稱『軒轅皇帝之後』,以劉氏血脈自居。
但遼國的整體中國認同和正統認知,遠早於晚期。
趙煦就記得,出土於內蒙赤峰地區,館藏於遼上京博物館內的《大契丹國夫人蕭氏墓誌銘》【這方墓誌銘是蕭夫人與其丈夫的耶律汙斡的合誌】。
在這上麵,耶律汙斡就明確提到了自己的祖先:公之先乃虞舜!
這是出土文物裡,最先開始以軒轅氏自居的耶律氏皇族。
這也符合遼國的發展曆史。
自承天太後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國族認知後。
契丹人就與大宋開始爭奪中國正統。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也越發認同於此。
到得如今的這個遼國皇帝登基後,遼國國內的北院貴族已普遍以炎黃子孫,中國貴胄自居了。
譬如說,耶律洪基即位早期,就有個叫劉輝的官員上書說:西邊諸番為患,士卒遠戍,中國之民疲於飛挽,非長久之策。
可見遼國最遲在這一時期,就已經自認中國,視黨項丶阻卜等為夷狄蠻族。
耶律洪基後來遣使冊封高麗世子,其詔書中更是光明正大的宣稱:朕荷七聖之丕圖,紹百王之正統!
好家夥,直接無視大宋,宣稱自己才是中國正統。
趙煦的好皇弟耶律延禧更誇張,即使被金兵俘虜,降表也依然以正統自居:奄有大遼,權持正統,拓土周數萬裡,享國逾二百年,從古以來,未之或有!
契丹人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他們的祖先是鮮卑,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就是正統。
在他們的認知裡,大宋大抵相當於一個大號的劉宋丶蕭齊丶南陳這樣的割據政權,隻是竊據中原而已,大遼天兵遲早是要南下一統寰宇,恢複九州的。
所以,也就難怪中亞和歐陸諸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