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號,夜。
已經夜裡十一點多了,可是注定有很多人無法入睡。
業內人士!
明星!
導演!
影迷!
吃瓜群眾!
院線方!
投資人!
《失去的信號》相關方、主創、演員。
《初戀這件小事》相關方、主創、演員。
所有人都在盯著實時票房!
自跨年檔開啟的十幾個小時裡,《失去的信號》與《初戀這件小事》的票房就咬得很緊,彼此之間的票房差距始終在微小的範圍內波動,競爭異常激烈。
此時,已經1130,隻差30分鐘,跨年檔首日就要收盤。
目前,《失去的信號》的票房3.13億。
《初戀這件小事》的票房3.08億。
僅落後五百萬!
其實到此時,《初戀這件小事》已經回本了,上映當天就收回所有成本,並且以一個多億的成本撬動三個億的票房,絕對是不折不扣的奇跡。
但是,所有人都還在盯著!
所有人都還在翹首以盼!
想看《初戀這件小事》能不能創造更大的奇跡!
想看《初戀這件小事》能否超過《失去的信號》,拿到跨年檔首日票房冠軍!
——
微博上:
“還有半小時,競爭也太激烈了!”
“兩部電影都好看,誰拿首日票冠都說得過去!”
“其實某種程度上《初戀這件小事》已經贏了,無論是回報率還是利潤,《初戀這件小事》都贏麻了!”
“我很喜歡《失去的信號》,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失去的信號》雖好,卻是一部可以複製的好電影,而《初戀這件小事》不可複製!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孤品,一個神品,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同時具備的條件下才會誕生出來的作品,就算讓成丞再拍一部,我覺得也不太可能超越這部了,所以我更希望《初戀這件小事》贏!”
“這下真是神仙打架了!《回家的路》放到彆的檔期,是有拿票冠潛力的,結果遇到了一老一少兩個神人,屬於是挑檔期沒看黃曆了屬於是。”
“哈哈哈哈,《三水結婚》也蠻好看的,但是真的好慘,首日票房連2000萬都沒有,對不起,我笑出了聲。”
——
龔光明導演工作室。
龔光明自嘲的笑了笑:“沒想到我成了大反派了啊!”
——
萬斯影業。
薑望緊張的盯著電腦屏幕!
全國票房數據以折線統計圖的形式呈現著,每一條線都代表著一部影片的票房走勢。
其中兩條從一開始就呈現出陡峭的上升趨勢,幾乎以一種近乎垂直的角度攀升。
這兩條線分彆代表著《初戀這件小事》和《失去的信號》。
而在它倆的映襯下,其他三條線跟水平的一樣。
此時,代表著《初戀這件小事》和《失去的信號》的兩條線頂著十分誇張的數字,一會兒你超過我,一會兒我超過你,當《失去的信號》壓過《初戀這件小事》時,薑望會表現的十分著急,對著電腦屏幕講話:快反超啊!
當《初戀這件小事》壓過《失去的信號》的信號時,他有激動緊張的不行,希望《初戀這件小事》領先這種優勢,直到零點以後。
此時此刻,他哪裡像是全國第二大院線的總裁,完全跟個少年人一樣不成熟,喜怒都寫在臉上。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一天他等太久了!
其實在10年前,薑望就意識到,隻做院線是不夠的,隻做院線必然會被淘汰!
這種考量是多方麵的:
首先,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和競爭的加劇,單純的院線擴張難以持續帶來顯著的增長。
而通過參與電影製作,可以向上遊延伸產業鏈,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掌握內容資源也意味著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並且全洲影業已經開始做了,並且獲得了初步的成功,如果他不跟著做,那麼他的市場份額隻會一點點被壓縮,永遠沒有超過全洲影業的希望。
其次,從經營風險的角度來看,僅僅依靠院線運營可能麵臨較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