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轅門誰上平蠻策 朝..._鹿鼎記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鹿鼎記 > 第三十七回 轅門誰上平蠻策 朝...

第三十七回 轅門誰上平蠻策 朝...(2 / 2)

明珠見韋小寶麵如土色,知他不敢去,便道:“皇上明鑒:以能說會道而言,本來都統韋小寶極是能乾。不過韋都統為人嫉惡如仇,得知吳三桂對皇上不敬,恨他入骨,多一半見麵就要申斥吳三桂,隻怕要壞事。奴才愚見,不如派禮部侍郎折爾肯、翰林院學士達爾禮二人前去雲南,宣示上諭。這兩人文質彬彬,頗具雅望,或能感化頑惡,亦未可知。”康熙一聽,甚合心意,當即口諭折爾肯、達爾禮二人前往宣旨。眾大臣見皇帝撤藩之意早決,連上諭也都寫定了帶在身邊,都深悔先前給吳三桂說了好話。這時人人口風大改,說了許多吳三桂無中生有的罪狀,當真是大奸大惡,罪不可赦。康熙點點頭,說道:“吳三桂雖壞,也不至於如此。大家實事求是,小心辦事罷。”站起身來,向韋小寶招招手,帶著他走到後殿。韋小寶跟在皇帝身後,來到禦花園中。康熙笑道:“小桂子,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拿了那袋珍珠寶貝出來,抖在地下,他媽的那些老家夥,還在給吳三桂說好話呢。”韋小寶道:“其實皇上隻須說一聲‘還是撤藩的好’,大家還不是個個都說‘果然是撤藩的好’。隻不過要他們自己說出口來,比較有趣些。”康熙點點頭,說道:“老家夥們做事力求穩當,所想的也不能說全都錯了。不過這樣一來,吳三桂想幾時動手,就幾時乾,一切全由他來拿主意,於咱們可大大不利。咱們先撤他的藩,就可打亂了他的腳步。”韋小寶道:“是啊,好比賭牌九,那有老是讓吳三桂做莊之理?皇上也得擲幾把骰子啊。”康熙道:“這個比喻對了,不能老是讓他做莊。小桂子,咱們這把骰子是擲下去了,可是吳三桂這家夥當真挺不好鬥呀。他部下的大將士卒,都是身經百戰的厲害腳色。他一起兵造反,倘若普天下的漢人都響應他,那可糟了!”

韋小寶近年在各地行走,聽到漢人咒罵韃子的語言果是不少,漢人人數眾多,每有一百個漢人,未必就有一個滿洲人,倘若天下漢人都造起反來,滿洲人無論如何抵擋不住,然而咒罵韃子的人雖多,痛恨吳三桂的更多。他想到此節,說道:“皇上望安,普天下的漢人,沒一個喜歡吳三桂這家夥。他要造反,除了自己的親信之外,不會有甚麼人捧他的場。”康熙點點頭,道:“我也想到了此節。前明桂王逃到緬甸,是吳三桂去捉了來殺的。吳三桂要造反,隻能說興漢反滿,卻不能說反清複明。”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問道:“前明崇禎皇帝,是哪一天死的?”韋小寶搔了搔頭,囁嚅道:“這個……奴才那時候還沒出世,倒不……不大清楚。”康熙哈哈大笑,說道:“我這可問道於盲了。那時候我也沒出世。是了,到他忌辰那天,我派幾名親王貝勒,去崇禎陵上拜祭一番,好教天下百姓都感激我,心中痛恨吳三桂。”韋小寶道:“皇上神機妙算。但如崇禎皇帝的忌辰相隔時候還遠,吳三桂卻先造反起來呢?”康熙踱了幾步,微笑道:“這些時候來,你奉旨辦事,苦頭著實吃了不少。五台山、雲南、神龍島、遼東,最後連羅刹國也去了。我這次派你去個好地方,調劑,調劑。”韋小寶道:“天下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皇上身邊。隻要聽到皇上說一句話,見到皇上一眼,我就渾身有勁,心裡說不出的舒服。皇上,這話千真萬確,可不是拍馬屁。”康熙點頭道:“這是實情。我和你君臣投機,那也是緣份。我跟你是從小打架打出來的交情,與眾不同。我見到你,心裡也總很高興。小桂子,那半年中得不到你的消息,隻道你在大海中淹死了,我一直好生後悔,不該派你去冒險,著實傷心難過。”韋小寶心下激動,道:“但……但願我能一輩子服侍你。”說著語音已有些哽咽。康熙道:“好啊,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官,咱君臣兩個有恩有義,有始有終。”皇帝對臣子說到這樣的話,那是難得之極了,一來康熙年少,說話爽直,二來他和韋小寶是總角之交,互相真誠。

韋小寶道:“你做一百年皇帝,我就跟你當一百年差,做不做大官倒不在乎。”康熙笑道:“做六十年皇帝還不夠麼?一個人也不可太不知足了。”頓了一頓,說道:“小桂子,這次我派你去揚州,讓你衣錦還鄉。”韋小寶聽得“去揚州”三字,心中突的一跳,問道:“甚麼叫衣錦還鄉哪?”康熙道:“你在京裡做了大官,回到故鄉去見見親戚朋友,出出風頭,讓大家羨慕你,那不挺美嗎?你叫手下人幫你寫一道奏章,你的父親、母親,朝廷都可給他們誥命,風光,風光。”韋小寶道:“是,是,多謝皇上的恩典。”康熙見他神色有些尷尬,問道:“咦,你不喜歡?”韋小寶搖頭道:“我喜歡得緊,隻不過……隻不過我不知自己親生的爹爹是誰。”康熙一怔,想到自己父親在五台山出家,跟他倒有些同病相憐,拍拍他肩膀,溫言道:“你到了揚州,不妨慢慢尋訪,上天或許垂憐,能讓你父子團圓。小桂子,你去揚州,這趟差使可易辦得緊了。我派你去造一座忠烈祠。”韋小寶搔了搔頭,說道:“種栗子?皇上,你要吃栗子,我這就給你到街上去買,糖炒良鄉桂花栗子,又香又糯,不用到揚州去種。”康熙哈哈大笑,道:“他媽的,小桂子就是沒學問。我是說忠烈祠,你卻纏夾不清,搞成了種栗子。忠烈祠是一座祠堂,供奉忠臣烈士的。”韋小寶笑道:“奴才這可笨得緊了,原來是去起一座關帝廟甚麼的。”康熙道:“這就對了。清兵進關之後,在揚州、嘉定殺戮很慘,以致有甚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話。想到這些事,我心中總是不安。”韋小寶道:“當時的確殺得很慘啊。揚州城裡到處都是死屍,隔了十多年,井裡河裡還常見到死人骷髏頭。不過那時候我還沒出世,您也沒出世,可怪不到咱們頭上。”康熙道:“話是這麼說,不過是我祖宗的事,也就是我的事。當時有個史可法,你聽說過嗎?”韋小寶道:“史閣部史大人死守揚州,那是一位大大的忠臣。我們揚州的老人家說起他來,都是要流眼淚的。我們院子裡供了一個牌位,寫的是‘九紋龍史進之靈位’,初一月半,大夥兒都要向這牌位磕頭。我聽人說,其實就是史閣部,不過瞞著官府就是了。”

康熙點了點頭道:“忠臣烈士,遺愛自在人心。原來百姓們供奉了九紋龍史進的靈位,焚香跪拜,其實是紀念史可法。小桂子,你家那個是甚麼院子啊?”韋小寶臉上一紅,道:“皇上,這件事說起來又不大好聽了。我們家裡開了一家堂子,叫作麗春堂,在揚州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妓院。”康熙微微一笑,心道:“你滿口市井胡言,早知道你決非出身子書香世家。你這小子對我倒很忠心,連這等醜事也不瞞我。”其實開妓院甚麼,韋小寶已是在大吹牛皮了,他母親隻不過是個妓女而已,哪裡是甚麼妓院老板了。康熙道:“你奉了我的上諭,到揚州去宣讀。我褒揚史可法儘忠報國,忠君愛民,是個大大的忠臣,大大的好漢。我們大清敬重忠臣義士,瞧不起反叛逆賊。我給史可法好好的起一座祠堂,把揚州當時守城殉難的忠臣將勇,都在祠堂裡供奉。再拿三十萬兩銀子去,撫恤救濟揚州、嘉定兩城的百姓。我再下旨,免這兩個地方三年錢糧。”

韋小寶長長籲了口氣,說道:“皇上,你這番恩典可真太大了。我得向你真心誠意的磕幾個頭才行。”說著爬下地來,冬冬冬的磕了三個響頭。康熙笑問:“你以前向我磕頭,不是真心誠意的麼?”韋小寶微笑道:“有時是真心誠意,有時不過敷衍了事。”康熙哈哈一笑,也不以為忤,心想:“向我磕頭的那些人,一百個中,倒有九十九個是敷衍了事的,也隻有小桂子才說出口來。”韋小寶道:“皇上,你這個計策,當真是一箭射下兩隻鳥兒。”康熙笑道:“甚麼一箭射下兩隻鳥兒?這叫做一箭雙雕。你倒說說看,是兩隻甚麼鳥兒?”韋小寶道:“這座忠烈祠一起,天下漢人都知道皇上待百姓很好。以前韃……以前清兵在揚州、嘉定亂殺漢人,皇上心中過意不去,想法子補報。如果吳三桂造反,又或是尚可喜、耿精忠造反,要恢複明朝甚麼的,老百姓就會說,滿清有甚麼不好?皇帝好得很哪。”康熙點點頭,說道:“你這話是不錯,不過稍微有一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想到昔年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確是心中惻然,發銀撫恤,減免錢糧,也不是全然為了收買人心。那第二隻鳥兒又是甚麼?”韋小寶道:“皇上起這祠堂,大家知道做忠臣義士是好的,做反叛賊子是不好的。吳三桂要造反,那是反賊,老百姓就瞧他不起了。”

康熙伸手在他肩頭重重一拍,笑道:“對!咱們須得大肆宣揚,忠心報主才是好人。天下的百姓哪一個肯做壞人?吳三桂不起兵便罷,若是起兵,也沒人跟從他。”韋小寶道:“我聽說書先生說故事,自來最了不起的忠臣義士,一位是嶽飛嶽爺爺,一位是關帝關王爺。皇上,咱們這次去揚州修忠烈祠,不如把嶽爺爺、關王爺的廟也都修上一修。”康熙笑道:“你心眼兒挺靈,就可惜不讀書,沒學問。修關帝廟,那是很好,關羽忠心報主,大有義氣,我來賜他一個封號。那嶽飛打的是金兵。咱們大清,本來叫做後金,金就是清,金兵就是清兵。這嶽王廟,就不用理會了。”韋小寶道:“是,是,原來如此。”心中想:“原來你們韃子是金兀術、哈迷蚩的後代。你們祖宗可差勁得很。”

康熙道:“河南省王屋山,好像有吳三桂伏下的一支兵馬,是不是?”韋小寶一怔,應道:“是啊。”心想:“這件事你若不提,我倒忘了。”康熙道:“當時你查到吳三桂的逆謀,派人前來奉知,我反而將你申斥一頓,你可知是甚麼原因?”韋小寶道:“想來咱們對付吳三桂的兵馬還沒調派好,因此皇上假裝不信,免得打草驚蛇。”康熙笑道:“對了!打草驚蛇,這成語用得對了。朝廷之中,吳三桂一定伏有不少心腹,我們一舉一動,這老賊無不知道得清清楚楚。王屋山司徒伯雷的事,當時我如一加查究,吳三桂立刻便知道了。他心裡一驚,說不定馬上就起兵造反。那時朝廷的虛實他甚麼都知道,他的兵力部署甚麼的,我可一點兒也不知,打起仗來,我們非輸不可。一定要知己知彼,才可百戰百勝。”

韋小寶道:“皇上當時派人來大罵我一頓,滿營軍官都知道了。吳三桂若有奸細在我兵營裡,必定去報告給老家夥知道。老家夥心裡,說不定還在暗笑皇上胡塗呢。”康熙道:“你這次去揚州,隨帶五千兵馬,去到河南濟源,突然出其不意,便將王屋山上的匪窟給剿了。吳三桂這一支伏兵離京師太近,是個心腹之患。”

韋小寶喜道:“那妙得緊。皇上,不如你禦駕親征,殺吳三桂一個下馬威。”康熙微笑道:“王屋山上隻一二千土匪,其中一大半倒是老弱婦孺,那個姓元的張大其辭,說甚麼有三萬多人,全是假的。我早已派人上山去查得清清楚楚。一千多名土匪,要我禦駕親征,未免叫人笑話罷!哈哈,哈哈。”韋小寶跟著乾笑幾聲,心想小皇帝精明之極,虛報大數可不成。康熙道:“怎麼剿滅王屋山土匪,你下去想想,過一兩天來回奏。”韋小寶答應了退下,尋思:“這行軍打仗,老子可不大在行。當日水戰靠施琅,陸戰靠誰才是?有了,我去調廣東提督吳六奇來做副手,一切全聽他的。這人打仗是把好手。”轉念又想:“皇上叫我想好方略,一兩天回奏,到廣東去請吳六奇,來回最快也得一個月,那可來不及。北京城裡,可有甚麼打仗的好手?”盤算半晌,北京城裡出名的武將倒是不少,但大都是滿洲大官,不是已經封公封侯的,就是將軍提督,自己小小一個都統,指揮他們不動。他爵位已封到伯爵,在滿清職官製度,子爵已是一品,伯爵以上,列入超品,比之大學士、尚書的品秩還高。但那是虛銜,雖然尊貴,卻無實權。他小小年紀,想要名臣勇將聽命於己,可就不易了。他在房中踱來踱去尋思,瞧著案上施琅所贈的那隻玉碗,心想:“施琅在北京城裡不得意,這才來求我。北京城裡,不得意的武官該當還有不少哪。但又要不得意,又要有本事,一時之間,未必湊得齊在一起。沒本事而飛黃騰達之人,北京城裡倒也不少,像我韋小寶,就是一位了,哈哈!”走過去將玉碗捧在手裡,心想:“‘加官晉爵’,這四字的口采倒靈,他送我這隻玉碗時,我是子爵,現下可升到伯爵啦。我憑了甚麼本事加官進爵?最大的本事便是拍馬屁,拍得小皇帝舒舒服服,除此之外,老子的本事實在他媽的平常得緊。看來凡事有本事之人,不肯拍馬屁,喜歡拍馬屁的,便是跟老子差不多。”仰起了頭思索,相識的武官之中,有那個是不肯拍馬屁的?天地會的英雄豪傑當然不會隨便拍人馬屁,隻是除了師父陳近南和吳六奇之外,大家隻會內功外功,不會帶兵打仗。師父的部將林興珠是會打仗的,可惜回去了台灣。突然之間,想起了一件事:那日他帶同施琅等人前赴天津,轉去塘沽出海,水師總兵黃甫對自己奉承周到,天津衛有一個大胡子武官,卻對自己皺眉扁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樣,一句馬屁也不肯拍。這家夥是誰哪?他當時沒記住這軍官的名字,這時候自然更加想不起來,心中隻想:“拍馬屁的,就沒本事。這大胡子不肯拍馬屁,一定有本事。”當下有了主意,即到兵部尚書衙門去找尚書明珠,請他儘快將天津衛將一名大胡子車官調來北京,這大胡子的軍階不高也不低,不是副將,就是參將。

明珠覺得這件事有些奇怪,這大胡子無名無姓,如何調法?但韋小寶眼前是皇帝最得寵之人,莫說隻不過去天津調一個武官,就是再難十倍的題目出下來,也得想法子交差,當即含笑答應,親筆寫了一道六百裡加急文書給天津衛總兵,命他將麾下所有的大胡子軍官,一齊調來北京,赴部進見。次日中午時分,韋小寶剛吃完中飯,親兵來報,兵部尚書大人求見。韋小寶迎出大門,隻見明珠身後跟著二十來個大胡子軍官,有的黑胡子,有的白胡子,有的花白胡子,個個塵沙被麵,大汗淋漓。明珠笑道:“韋爵爺,你吩咐調的人,兄弟給你找來了一批,請你挑選,不知哪一個合式。”韋小寶忽然間見到這麼一大群大胡子軍官,一怔之下,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尚書大人,我隻請你找一個大胡子,你辦事可真周到,一找就找了二十來個,哈哈,哈哈。”明珠笑道:“就怕傳錯了人,不中韋爵爺的意啊。”

韋小寶又是哈哈大笑,說道:“天津衛總兵麾下,原來有這麼許多個大胡子……”話未說完,人叢中突然有人暴雷也似的喝道:“大胡子便怎樣?你沒的拿人來開玩笑!”韋小寶和明珠都吃了一驚,齊向那人瞧去,隻見他身材魁梧,站在眾軍官之中,比旁人都高了半個頭,滿臉怒色,一叢大胡子似乎一根根都翹了起來。

韋小寶一怔,隨即喜道:“對了,對了,正是老兄,我便是要找你。”那大胡子怒道:“上次你來到天津,我言語中衝撞了你,早知你定要報複出氣。哼,我沒犯罪,要硬加我甚麼罪名,隻怕也不容易。”明珠斥道:“你叫甚麼名字?怎地在上官麵前如此無禮?”那大胡子適才到兵部衙門、已參見過明珠,他是該管的大上司,可也不敢胡亂頂撞,便躬身道:“回大人:卑職天津副將趙良棟。”明珠道:“這位韋都統官高爵尊,為人寬仁,是本部的好朋友,你怎地得罪他了?快快上前陪罪。”趙良棟心頭一口氣難下,悻悻然斜睨韋小寶,心想:“你這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子,我為甚麼向你陪罪?”韋小寶笑道:“趙大哥莫怪,是兄弟得罪了你,該當兄弟向你陪罪。”轉過頭來,向著眾軍官說:“兄弟有一件要事,要跟趙副將商議,一時記不起他的尊姓大名,以致兵部大人邀了各位一齊到北京來,累得各位連夜趕路,實在對不起得很。”說著連連拱手。眾軍官忙即還禮。趙良棟見他言語謙和,倒是大出意料之外,心頭火氣,也登時消了,便即向韋小寶說道:“小將得罪。”躬身行禮。韋小寶拱拱手,笑道:“不用客氣。”轉身向明珠道:“大人光臨,請到裡麵坐,兄弟敬酒道謝。天津衛的朋友們,也都請進去。”明珠有心要和他結納,欣然入內。韋小寶大張筵席,請明珠坐了首席,請趙良棟坐次席,自己在主位相陪,其餘的天津武將另行坐了三桌。伯爵府的酒席自是十分豐盛,酒過三巡,做戲的在筵前演唱起來。這次進京的天津眾武將,有的隻不過是個小小把總,隻因天生了一把大胡子,居然在伯爵府中與兵部尚書、伯爵大人一起喝酒聽戲,當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意外奇逢。

趙良棟脾氣雖然倔強,為人卻也精細,見韋小寶在席上不提商議何事,也不出言相詢,隻是聽著韋小寶說些羅刹國的奇風異俗,心想:“小孩子胡說八道,那有男人女人在大庭廣眾之間摟抱了跳啊跳的,天下怎會有如此不識羞恥之事?”明珠喝了幾杯酒,聽了一出戲,便起身告辭。韋小寶送出大門,回進大廳,陪著眾軍官看完了戲,吃飽了酒飯,這才請趙良棟到內書房詳談。

趙良棟見書架上擺滿了一套套書籍,不禁肅然起敬:“這小孩兒年紀雖小,學問倒是好的,這可比我們粗胚高明了。”韋小寶見他眼望書籍,笑道:“趙大哥,不瞞你說,這些書本子都是拿來擺樣子的。兄弟識得的字,加起來湊不滿十個。我自己的名字‘韋小寶’三字,連在一起總算是識得的,分了開來,就靠不大住。除此之外,就隻好對書本子他媽的乾瞪眼了。”趙良棟哈哈大笑,心頭又是一鬆,覺得這小都統性子倒很直爽,不搭架子,說道:“韋大人,卑職先前言語冒犯,你彆見怪,”韋小寶笑道:“見甚麼怪啊。你我不妨兄弟相稱,你年紀大,我叫你趙大哥,你就叫我韋兄弟。”趙良棟忙站起來請安,說道:“都統大人可彆說這等話,那太也折殺小人了。”韋小寶笑道:“請坐,請坐。我不過運氣好,碰巧做了幾件讓皇上稱心滿意的事,你還道我真有甚麼狗屁本事麼?我做這個官,實在慚愧得緊,那及得上趙大哥一刀一槍,功勞苦勞,完全是憑真本事乾起來的。”

趙良棟聽得心頭大悅,說道:“韋大人,我是粗人,你有甚麼事,儘管吩咐下來,隻要小將做得到的,一定拚命給你去乾。就算當真做不到,我也給你拚命去乾。”韋小寶大喜,說道:“我也沒甚麼事,隻是上次在天津衛見到趙大哥,見你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我是欽差大臣,人人都來拍我馬屁,偏生趙大哥就不賣帳。”趙良棟神色有些尷尬,說道:“小將是粗魯武人,不善奉承上司,倒不是有意對欽差大臣無禮。”韋小寶道:“我沒見怪,否則的話,也不會找你來了。我心中有個道理,凡是沒本事的,隻好靠拍馬屁去升官發財;不肯拍馬屁的,一定是有本事之人。”趙良棟喜道:“韋大人這幾句話說得真爽快極了。小將本事是沒有,可是聽到人家吹牛拍馬,心中就是有氣。得罪了上司,跟同僚吵架,升不了官,都是為了這個牛脾氣。”韋小寶道:“你不肯拍馬屁,一定是有本事的。”趙良棟裂開了大嘴,不知說甚麼話才好,真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韋大人”也。

韋小寶吩咐在書房中開了酒席,兩人對酌閒談。趙良棟說起自己身世,是陝西省人氏,行伍出身,打仗時勇往直前,積功而升到副將,韋小寶聽說他善於打仗,心頭甚喜,暗想:“我果然沒看錯了人。”當下問起帶兵進攻一座山頭的法子。趙良棟不讀兵書,但久經戰陣,經曆極富,聽韋小寶問起,隻道是考較自己本事。當下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說得興起,將書架上的四書五經一部部搬將下來,布成山峰、山穀、河流、道路之形,打仗時何處埋伏、何處佯攻、何處攔截、何處衝擊,一一細加解釋。他說的是雙方兵力相等的戰法。韋小寶問道:“如果敵人隻有一千人,咱們卻有五千兵馬,要怎麼進攻,便能必勝?”趙良棟道:“打仗必勝,那是沒有的。不過我們兵力多了敵人幾倍,如果是由小將來帶,倘若再打輸了,那還算是人麼?總要將敵人儘數生擒活捉,一個也不漏網才好。”韋小寶命家丁去取了幾千文銅錢來,當作兵馬。趙良棟便布起陣來。韋小寶將他的話記在心中,當晚留他在府中歇宿。次日去見康熙,依樣葫蘆,便在上書房中布起陣來。韋小寶不敢胡亂搬動皇帝的書籍,大致粗具規模,也就是了。康熙沉思半晌,問道:“這法子是誰教你的?”韋小寶也不隱瞞,將趙良棟之事說了。康熙聽說明珠連夜召了二十幾名大胡子軍官,從天津趕來,供他挑選,不由得哈哈大笑,問道:“你又怎知趙良棟有本事?”

韋小寶可不敢說由於這大胡子不拍馬屁,自己是馬屁大王,這秘訣決不能讓皇帝知道,便道:“上次皇上派奴才去天津,我見這大胡子帶的兵操得很好,心想總有一日要對吳三桂用兵,這大胡子倒是個人才。”

康熙點點頭道:“你念念不忘對付吳三桂,那就好得很。朝裡那些老頭子啊,哼,念念不忘就是怎樣討好吳三桂,向他索取賄賂。那趙良棟現今是副將,是不是?你回頭答應他,一力保薦他升官,我特旨升他為總兵,讓他承你的情,以後儘心幫你辦事。”韋小寶喜道:“皇上體貼臣下,當真無微不至。”他回到伯爵府,跟趙良棟說了。過得數日,兵部果然發下憑狀,升趙良棟為總兵,聽由都統韋小寶調遣。趙良棟自是感激不儘,心想跟著這位少年上司,不用拍馬屁而升官甚快,實是人生第一大樂事。

這些日子,朝中大臣等待三藩是奉旨撤藩、還是起兵造反的訊息,心下都惶惶不安。

這日韋小寶正和趙良棟在府中談論,有人求見,卻是額駙吳應熊請去府中小酌。那請客的親隨說道:“額駙很久沒見韋大人,很是牽掛,務請韋大人賞光。額駙說,謝媒酒還沒請您老人家喝過呢。”韋小寶心想:“這駙馬爺有名無實,謝甚麼媒?不過說到這個‘謝’字,你們姓吳的總不能請我喝一杯酒就此了事,不妨過去瞧瞧,順手發財,有何不可。”當下帶了趙良棟和驍騎營親兵,來到額駙府中。吳應熊與建寧公主成婚後,在北京已有賜第,與先前暫居時的局麵又自不同,吳應熊帶著幾名軍官,出大門迎接,說道:“韋大人,咱們是自己兄弟,今日大家敘敘,也沒外客。剛從雲南來了幾位朋友,正好請他們陪趙總兵喝酒。”幾名軍官通名引進,一個留著長須、形貌威重的是雲南提督張勇;另外兩個都是副將,神情悍勇的名叫王進寶,溫和恭敬的名叫孫思克。韋小寶拉著王進寶的手,說道:“王大哥,你是寶,我也是寶,不過你是大寶,我是小寶。咱哥兒倆‘寶一對’,有殺沒賠。”雲南三將都哈哈大笑起來,見韋小寶性子隨和,均感欣喜。韋小寶對張勇道:“張大哥,上次兄弟到雲南,怎麼沒見到你們三位啊?”張勇道:“那時候王爺恰好派小將三人出去巡邊,沒能在昆明侍候韋大人。”韋小寶道:“唉,甚麼大人、小將的,大家爽爽快快,我叫你張大哥,你叫我韋兄弟,咱們這叫做‘哥倆好,喜相逢’!”張勇笑道:“韋大人這般說,我們可怎麼敢當?”幾個人說笑著走進廳去,剛坐定,家人獻上茶來,另一名家丁過來向吳應熊道:“公主請額駙陪著韋大人進去見見。”韋小寶心中怦的一跳,心想:“這位公主可不大好見。”想到昔日和她同去雲南,一路上風光旖旎,有如新婚夫婦一般,不由得熱血上湧,臉上紅了起來。吳應熊笑道:“公主常說,咱們的姻緣是韋大人撮成的,非好好敬一杯謝媒酒不可。”說著站起身來,向張勇等笑道:“各位寬坐。”陪著韋小寶走進內堂。經過兩處廳堂,來到一間廂房,吳應熊反手帶上了房門,臉色鄭重,說道:“韋大人,這一件事,非請你幫個大忙不可。”韋小寶臉上又是一紅,心想:“你給公主閹了,做不來丈夫,要我幫這大忙嗎?”囁囁嚅嚅的道:“這個……這個……有些不大好意思罷。”吳應熊一愕,說道:“若不是韋大人仗義援手,解這急難,彆人誰也沒此能耐。”韋小寶神色更是扭怩,心想:“定是公主逼他來求我的,否則為甚麼非要我幫手不可,彆人就不行?”吳應熊見韋小寶神色有異,隻道他不肯援手,說道:“這件事情,我也明白十分難辦,事成之後,父王和兄弟一定不會忘了韋大人給我們的好處。”韋小寶心想:“為甚麼連吳三桂也要感激我?啊,是了,吳三桂定是沒孫子,要我幫他生一個。是不是能生孫子,那可拿不準啊。”說道:“駙馬爺,這件事是沒把握的。王爺跟你謝在前頭,要是辦不成,豈不是對不起人?”吳應熊道:“不打緊,不打緊。韋大人隻要儘了力,我父子一樣承情,就是公主,也是感激不儘。”韋小寶笑道:“你要我賣力,那是一定的。”隨即正色道:“不論成與不成,我一定守口如瓶,王爺與額駙倒可放一百二十個心。”吳應熊道:“這個自然,誰還敢泄漏了風聲?總得請韋大人鼎力,越快辦成越好。”

韋小寶微笑道:“也不爭在這一時三刻罷?”突然想起:“啊喲,不對!我幫他生個兒子倒不打緊,他父子倆要造反,不免滿門抄斬。那時豈不是連我的兒子也一刀斬了?”隨即又想:“小皇帝不會連建寧公主也殺了,公主的兒子,自然也網開這麼兩麵三麵。”吳應熊見他臉色陰晴不定,走近一步,低聲道:“削藩的事,消息還沒傳到雲南,張提督他們是不知道的。韋大人若能趕著在皇上跟前進言,收回削藩的成命,六百裡加急文書趕去雲南,準能將削藩的上諭截回來。”韋小寶一愕,問道:“你……你說的是削藩的事?”吳應熊道:“是啊,眼前大事,還有大得過削藩的?皇上對韋大人,可說得是言聽計從,隻有韋大人出馬,才能挽狂瀾於既倒。”

韋小寶心想:“原來我全然會錯了意,真是好笑。”忍不住哈哈大笑。吳應熊愕然道:“韋大人為甚麼發笑,是我的話說錯了麼?”韋小寶忙道:“不是,不是。對不住,我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好笑。”吳應熊臉上微有慍色,暗暗切齒:“眼前且由得你猖狂,等父王舉起義旗,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北京,拿住了你這小子,瞧我不把你千刀萬剮才怪。”

韋小寶道:“駙馬爺,明兒一早,我便去叩見皇上,說道吳額駙是皇上的妹夫,平西王是皇上的尊親,就算不再加官晉爵,總不能削了尊親的爵位,這可對不起公主哪。”吳應熊喜道:“是,是。韋大人腦筋動得快,一時三刻之間,就想了大條道理出來,一切拜托。咱們這就見公主去。”他帶領韋小寶,來到公主房外求見。公主房中出來一位宮女,吩咐韋小寶在房側的花廳中等候。

過不多時,公主便來到廳中,大聲喝道:“小桂子,你隔了這麼多時候也不來見我,你想死了?快給我滾過來!”韋小寶笑著請了個安,笑道:“公主萬福金安。小桂子天天記掛著公主,隻是皇上派我出差,一直去到羅刹國,還是這幾天剛回來的。”公主眼圈兒一紅,道:“你天天記著我?見你的鬼了,我……我……”說著淚水便撲簌簌的掉了下來。韋小寶見公主玉容清減,神色憔悴,料想她與吳應熊婚後,定是鬱鬱寡歡,心想:“吳應熊這小子是個太監,嫁給太監做老婆,自然沒甚麼快活。”眼見公主這般情況,想起昔日之情,不由得心生憐惜,說道:“公主記掛皇上,皇上也很記掛公主,說道過得幾天,要接公主進宮,敘敘兄妹之情。”這是他假傳聖旨,康熙可沒說過這話。

建寧公主這幾個月來住在額駙府中,氣悶無比,聽了韋小寶這句話,登時大喜,問道:“甚麼時候?你跟皇帝哥哥說,明天我就去瞧他。”韋小寶道:“好啊!額駙有一件事,吩咐我明天麵奏皇上,我便奏請皇上接公主進宮便是。”吳應熊也很喜歡,說道:“有公主幫著說話,皇上是更加不會駁回的了。”公主小嘴一撇,說道:“哼,我隻跟皇帝哥哥說家常話,可不幫你說甚麼國家大事。”吳應熊陪笑道:“好罷,你愛說甚麼,就說甚麼。”公主慢慢站起來,笑道:“小桂子,這麼久沒見你,你可長高了。聽說你在羅刹國有個鬼姑娘相好,是不是啊?”韋小寶笑道:“哪有這回事?”突然之間,拍的一聲響,臉上已熱辣辣的吃了公主一記耳光。韋小寶叫道:“啊喲!”跳了起來。公主笑道:“你說話不儘不實,跟我也膽敢撒謊?”提起手來,又是一掌。韋小寶側頭避過,這一掌沒打著。公主對吳應熊道:“我有事要審問小桂子,你不必在這裡聽著了。”吳應熊微笑道:“好,我陪外麵的武官們喝酒去。”心想眼睜睜的瞧著韋小寶挨打,他麵子上可不大好看,當下退出花廳。公主一伸手,扭住韋小寶的耳朵,喝道:“死小鬼,你忘了我啦。”說著重重一扭。韋小寶痛得大叫,忙道:“沒有,沒有!我這可不是瞧你來了嗎?”公主飛腿在他小腹上踢了一腳,罵道:“沒良心的,瞧我不剮了你?若不是我叫你來,你再過三年也不會來瞧我。”韋小寶見廳上無人,伸手摟住了她,低聲道:“彆動手動腳的,明兒我跟你在皇宮裡敘敘。”公主臉上一紅,道:“敘甚麼?敘你這小鬼頭!”伸手在他額頭卜的一下,打了個爆栗。韋小寶抱著她的雙手緊了一緊,說道:“我使一招‘雙龍搶珠’!”公主啐了他一口,掙紮了開去。韋小寶道:“咱們如在這裡親熱,隻怕駙馬爺起疑,明兒在宮裡見。”公主雙頰紅暈,說道:“他疑心甚麼?”媚眼如絲,橫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小鬼頭兒,快滾你的罷!”

注:晉時平蠻郡在今雲南曲靖一帶。《諭蜀文》的典故,是漢武帝通西南夷時,派司馬相如先赴巴蜀宣諭,要西南各地官民遵從朝旨。


最新小说: 渣雌回歸後,美強慘父子超粘人 混在半島當神豪 惡雌凶猛,玩轉十個獸夫 做我們這行的最忌諱愛上客人 懵了,傅總前妻偷偷給他生個崽 東京:我能召喚九尾狐特遣隊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聖皇! 黎明之蛛 抄家夜覺醒,八歲奶團撕聖旨救侯府 離婚而已,挖我雙眼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