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子一揮手,製止了他們,看著葉青,認真道“隻是此事與其他人無關,他們隻是奉命行事,閣下如要尋仇,要殺要剮,我一力承擔即是。”
“山主,何必向他討擾?”嶽化龍躺在地上,掙紮著起身,看向葉青,怒目而視“江湖兒郎死江湖,腦袋掉了碗大的疤,老子何懼之有?”
“跟他拚了!”
“閉嘴。”玉龍子一揮手,隻聽砰的一聲,嶽化龍飛出,砸在伏龍台上,腦袋一歪,直接暈死過去。
“望閣下大人有大量,放過他們!”
雲朝雨、趙元戎、玉凝心等人,張了張嘴,最終沒有說話,所有人如被抽走了所有精氣神,頹然低頭,滿心屈辱,卻也無奈。
倒不是他們貪生怕死,也不是他們久居高位,被權力聲名磨平了胸中的意氣與棱角,隻是身在其位,肩負重任,容不得他們意氣用事。
一旦他們意氣用事,徹底惹惱了對方,對方一怒之下,極有可能殺了他們,甚至於所有騎龍山弟子。
他們身死是小,但要是累及騎龍山其他無辜的弟子,累及成千上百條人命,累及騎龍山絕了傳承,他們有何顏麵,去麵對騎龍山的列祖列宗?
而玉龍子此舉,明顯是為了以自己一命,去換他們所有人的命,去換騎龍山的傳承不絕。
所以,縱然滿心屈辱,縱然心有不甘,縱然有心一搏,卻也不能衝動,也不能意氣用事。
他們,隻能沉默,也,唯有沉默。
有時候,惜命,不是因為怕死,而是不能
死。
“你就這麼想死嗎?”
葉青笑道“還是說,我很像濫殺無辜的魔頭嗎?”
“閣下……這是什麼意思?”
原本心存死誌的玉龍子,忽然一愣。
葉青挑唇笑道“我說過,我來此,一是為了拜山,二是為了替小家夥出口氣。”
“現在嘛,山拜了,人打了,氣也出了,還殺人乾嘛!”
“啊……”
玉龍子有些愣住了,合著你鬨出這麼大的動靜,還真就隻是為了拜山,出口氣?
“當然了,順帶的,還有一件小事。”葉青又道。
“何事?”玉龍子問道。
“我想借騎龍真人的《拾龍記》一觀,可否?”葉青道。
“《拾龍記》?!”玉龍子有些猶豫。
《拾龍記》,聽名字像是一本遊記野史,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拾龍記》乃是騎龍真人遊曆江湖時,所書之風土人情與世間見聞。
若僅如此,《拾龍記》算不得什麼,關鍵是騎龍真人著述《拾龍記》時,正是他為求突破宗師而遊曆江湖之時,所以《拾龍記》中除了記述有各地見聞和趣事,更有他對於突破宗師的感悟和理解。
雖然說武道一途,千人千途,各不相一,騎龍真人對突破宗師的感悟和理解,未必對他人有用,但武道武道,在道而不在武,三千大道,殊途同歸,對於旁人也自有借鑒、參考之意。
如此一來,《拾龍記》的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怎麼,不願意?”葉青看到玉龍子的表情,問道。
玉龍子沉思了一下,道“自無不可。”
《拾龍記》雖然珍貴,但比起騎龍山上下千百人命,比起騎龍山的傳承,卻不值一提。
況且,《拾龍記》中關於宗師的理解和感悟,隻能為旁人一種參考與借鑒,不是說有了《拾龍記》,就一定能晉級宗師,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與騎龍真人一脈相承,且天天守著《拾龍記》,尚且不能晉級宗師,更何況他人?
說到底,想要晉級宗師,隻能靠自己,其餘之物,錦上添花尚可,但想要一勞永逸,卻是癡心妄想。
再者說,對方也隻是借來一觀,並非想要強奪,占為己有,故而於他騎龍山也無損失。
所以,稍一思忖,他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