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妍的強勢,胡思維領教過,京台很多人都領教過。
但是這一次的談判,胡思維覺得陳梓妍的判斷肯定失誤了。這不是討價還價的問題,而是原則性的問題。
京台就從來沒有給哪個演員開過收益分成這件事。
任何一部劇,京台可以給這個演員超出市場水平的酬勞,但從來沒有給過收益分成。
這是兩個概念。
一錘子買賣和長線分成的概念。
但是,想要讓這部劇拍出來,胡思維還必須硬著頭皮去把陳梓妍的要求跟上麵彙報。
胡思維的上頭不是蔣蘭,推動這部劇的人是徐斌。
胡思維能成為《十七層》的監製,就是徐斌在背後使力氣,讓京台在這部劇的勢力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當胡思維把陸嚴河寫的第一集劇本和陳梓妍的要求交給徐斌以後,胡思維以為徐斌會直接罵一句「做她的春秋大夢去!」
這是徐斌的口頭禪。每當彆人提出了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他就會罵上這麽一句。
但是這一次胡思維卻沒有聽到這句話。
他看到徐斌的神色陷入了沉默和思索之中。
胡思維一愣。
難不成徐斌竟然還在思考這件事的可能性嗎?
真的假的?
胡思維匪夷所思地看著徐斌,被他這不同尋常的反應給弄懵了。
-
陸嚴河並不知道陳梓妍跟京台他們是怎麽談的,隻是在三天之後,胡思維一臉匪夷所思的表情告訴他,京台給出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8%的收益分成?」陸嚴河驚訝地看著胡思維。
胡思維問:「你不滿意嗎?」
「不是,這個收益分成……是怎麽回事?」陸嚴河問。
胡思維更震驚了,問:「你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陸嚴河搖搖頭。
胡思維深吸一口氣,說:「是陳梓妍提出的要求,片酬+編劇酬勞,200萬元一集,10%的收益分成,最後按8%達成了一致。」
陸嚴河震驚地看著胡思維。
陳梓妍竟然幫他談成了這樣的待遇?
胡思維見陸嚴河臉上驚訝表情不似作假,問:「難道你經紀人沒有跟你說嗎?」
陸嚴河搖頭,「這些事情,梓妍姐也不會專門告訴我,都是她在談,談妥了要簽合同的時候才會跟我說。」
胡思維神色有些複雜,沉默數秒,說了一句:「你有一個好經紀人。」
-
關於這部戲,陸嚴河想了很久,《屋簷下》要改成什麽名字比較好。
用《老友記》嗎?但是,這個故事並非完全來自於老友記,除了開頭用了《老友記》的開頭之外,後麵的人物關係和故事都並不一樣。
而且,這六個人也並非老友,取這個名字的話,有點文不對題。
《生活大爆炸》就更不合適了。這個名字是來自於劇中幾個主要角色,除了擇日走紅(宋不留春)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477/4869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