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演員要成為一個傳奇的話,那他必然要登頂。
登頂,要麽是獎項,要麽是影響力——影響力所折射出來的數字,也就是票房。
陳梓妍說:「《三山》和《暮春》的票房都很好,尤其是《暮春》,它基本上板上釘釘要成為本年度回報率最高的電影了,甚至放在全球都可能是本年度回報率最高的電影,但它的票房體量其實充其量也就是六億。我不是說六億不多啊,你應該懂我的意思,知道我想要說什麽。現在我們的票房時代已經進入了十億丶二十億的時代,票房冠軍都來到了五十多億快六十億的天花板,這種情況下,沒有突破十億票房的電影,你還不能說它是商業大片。」
陸嚴河點頭。
「你當然是一個可以在獎項上衝擊高度的演員,不過,在你擁有這麽強的票房號召力的時候,不去積累你在票房上的統治力,很可惜。《暮春》都能賣到六億票房,當然,這主要是它本身是一個青春少年的故事,天然有觀影群體,又有陳思琦他們做的那一套宣傳,所以產生了這樣的奇跡。可是,你的存在絕對也是最關鍵的原因。你是《暮春》惟一一個明星,包括導演在內,所以,業內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把你當作這部電影的核心人物,而不是劉畢戈。」
這是純粹站在商業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了。
陳梓妍說:「後麵的《榮耀之路》,講句實話,它又是一部去講人與人關係的藝術片,彆說不是大片了,商業回報我都不看好,它就是衝著獎項去的,從給你開的片酬其實也能看出來,對吧?那我們必須要好好看看劇本,找一到兩部大片來演了。否則,久而久之,在業內的眼中,你就是藝術片演員,小成本影片演員,你應該懂這個行業有多麽地喜歡給演員定位丶貼標簽。你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推出一部以你為核心賣點的大片,去夯實你的地位。」
陸嚴河聽明白了陳梓妍的意思。
他點了點頭。
陳梓妍說:「可是,又有一個很糟糕的問題,那就是在咱們國內的電影市場,實際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大片製度。關於大片,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我們也隻是粗淺地用投資數丶製作規模來做一個判斷。在我們國家,一般投資超過一個億的就叫大片的,尤其是那種在製作和特效上特彆燒錢的。」
陸嚴河還沒有演過電影大片,不過,如果用他演過的電視劇做比較,《鳳凰台》就是大片,而《六人行》就不是。
在影視公司和市場的眼中,你一個演員能不能扛起大片,是一個標誌性的印象。
能夠達到這個級彆的演員,基本上就是你說了算了,上億的資金丶製作班底,全都是圍繞著你在轉。
也許拍攝上還有影視公司他們乾預,擇日走紅(宋不留春)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477/4869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