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也笑道:“高總,還真得感謝你指了條路,要不然,我們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符合我們工藝要求的廠家,這次他們搞這個新的擴散爐,工藝能控製的範圍正好覆蓋了我們的需求。”
他叫高總,就是從高振東擔任著雷電-1改副總師的角度出發了。
高振東也沒想到還有這個意外之喜,心裡挺開心的,原本是隨口提一句但是沒指望一定有用,沒想到還能有這個收獲。
“那可太好了,現在情況怎麼樣?”
陸總笑道:“紅外光電二極管搞是搞出來了,初步的結果好像也還不錯,但是最重要的敏感度,還在測試,那東西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不過應該快出結果了。”
這是單個的紅外光電二極管,而不是搞焦平麵陣這一類的東西,所以盲元率、等參數是不存在的,也不需要用到光刻等技術,隻要使用合適的擴散工藝,將指定的元素擴散到碲汞鎘晶體的某一麵,然後再進行引出封裝即可。
“晶體成分一致性怎麼樣?”高振東順口問道。
“很好,主要控製元素的成分不均勻度在1%以下,足夠使用。”陸工笑道。
具體是什麼晶體,他們兩誰也沒說,這個還是要注意的,對於174來說,碲汞鎘紅外光電二極管屬於是來料加工,隻管按照導研院提出的工藝要求加工就行,具體原本的材料是什麼,他們不知道,也不能打聽。
高振東點點頭:“那就好。你們連你們的靈敏度測試設備都帶過來了?”
174廠本身的設備,是支持不了這種比較專業的測試的,一般來說都是送回導研院去測試,但是看他們全部聚集在這裡,好像是現場就能測的樣子。
魯總笑著道:“導研院的同誌對時間要求比較高,所以把他們的設備連同測試人員都帶過來了,就在那邊,我們專門在車間裡劃了一塊兒地盤給他們。”
陸工也附和道:“是的,還要謝謝174廠同誌們的鼎力相助,提供的各種條件啊。”
高振東哈哈一笑,對於自己帶領的幾個課題能產生如此的夢幻聯動,他還是很得意的。
“那我們就等著結果吧,這是摟草打兔子,一下子把兩個課題都試驗了一下。”
大家一起笑了起來,一邊說著技術問題,一邊等試驗結果。
敏感度測試之所以慢,是因為大部分紅外光電傳感器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其敏感度是不同的,溫度越低,靈敏度越高,這也是為什麼好的紅外設備,普遍都用製冷的原因。
所以為了掌握這條特性曲線,需要在不同的溫度下對其敏感度進行測試。
同時為了驗證工藝的可重複性,需要測試多批多枚二極管的性能,時間就更長了。
高振東是下午點多趕到174廠的,哪怕他們上午已經進行了一部分測試了,但是高振東也一直到下午三點多快4點,才等到了實驗結果。
林連偉拿著數據衝過來,這個時候,在場的就隻有高振東、陸總兩人了,連174廠的魯總,都帶著人遠遠的退到了車間的遠處,他們隻要等結果的定性判斷就好,定量的數據,聽不得。
“陸總,老高,數據非常好!太靈敏了!!!!”
陸總一臉喜色:“快,給我看看!”
拿過分析結果,一條曲線非常漂亮,在140k的溫度下,到170k都是緩慢上升,到00k,上升幅度才陡然加大。
“太好了!平均下來,140k的噪聲等效溫差1mk!180k時為19mk,00k時仍然保持在30.mk!太好了!”
至於140k以下的溫度,他們沒那麼好的製冷設備,測不了,但是這已經夠了,這個數據比現在他們手上的製冷硫化鉛,強出太多,那不是略有改善的問題,而是天壤之彆。
00k時保持30.mk的噪聲等效溫差,那理論上這個紅外光電二極管能在零下73度的工作溫度下,分辨出0.03攝氏度的溫度差來。
至於什麼10度0度,那就很容易了,比背景高出0攝氏度的物體,在碲汞鎘探測器眼裡,就跟太陽一樣亮。
這個溫度,或者說高一些的溫度,是彈載製冷設備很容易達到的,對於導研院來說,可以說是一舉解決了他們所有紅外探測設備的最終問題——傳感器。
高振東也放下心來,他知道這個性能,比他前世看到的碲汞鎘探測器性能要差一些,這很正常,那時候是什麼技術環境?手上有的東西,能搓出這玩意來,他已經很佩服自己了。
而且雖然相差一點,但是沒差太多,實際性能提升極大。
新一代技術,就是這麼豪橫。
“高總,你搞的這個材料,實在是太誇張了!這提升程度,我都沒敢想!”陸工看著高振東,極為興奮。
他能猜到高振東既然對這個新材料如此有信心,那必然是有提升的,但是這麼大的提升幅度,實在是讓他沒敢想。
“一致性怎麼樣?”高振東沒有半場開香檳。
林連偉看了看數據分析結果:“很好,不同批次、不同晶體的數據偏差非常小,如果是同一晶體切割開做的,那偏差就更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