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學峰祖籍京城,卻出生在珠山。
其父親年輕時追隨珠山八友學習製瓷作畫多年,博采眾家之長,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王學峰出生後耳染目睹,也成了製瓷高手,甚至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
如果任由他發展下去,必定成為一代大家。
隻可惜後來因為特殊年代,很多傳統藝術品遭到毀壞,很多藝術家被迫害。
他們父子這才偷偷帶著一部分老藝術家的作品,回到老家安排王學峰去了搪瓷廠工作。
此後王學峰娶妻,還生了個女兒,再也沒有回到珠山,也沒有機會施展手藝了。
這次是因為女兒得了重病,家裡急需用錢,這才想起賣掉那些瓷畫。
隻可惜,去了很多地方,人家都看著是民國的東西,說不值錢。
沒想到張震二人竟然找上門來了。
張震點頭,“行,那我先看看東西。”
說著打開盒子,隻見裡麵摞著一摞白瓷板,每塊之間用的衛生紙和碎布隔開。
張震小心翼翼拿起一塊瓷板,隻見上麵以淡赭、青花、淡藍等色描繪著一幅江南水鄉風情畫。
這畫雖說畫在瓷板之上,但是卻有在宣紙與絹本上的效果,明暗、濃淡、遠近、間隔,都非常清晰明快。
意境深遠,筆法老道,令人一看有身曆其境的感覺。
張震連看了幾塊,有人物,有山水,還有幾塊是人物肖像更是惟妙惟肖如同老舊照片。
他一口氣看完箱子裡的瓷畫,讚歎道,“風格清新淡雅,而富有層次感,不尚雕飾,筆簡意賅,俊逸清新,用筆著色變化多端,不愧是華夏陶瓷史上的獨特的印記。”
王學峰露出喜色,搓著雙手激動道,“謝謝張老板讚譽,這些東西還能有點收藏價值吧?”
他說得比較委婉,其實就是問能賣點錢不。
張震點頭道,“我看這些裡麵,大部分都是民國初期的作品,上麵的落款來看都出自珠山八友,這一類的確實有收藏價值。
不過後麵有兩幅風格雖然一樣,但不像是老的,有點新,難道這也是名家所做?”
王學峰赧然道,“不瞞您說,最後兩幅是家父和我的作品,讓您見笑了,這兩幅您留著玩也行,給我留下也行,無所謂的。”
張震又看了看最後的兩幅畫,心裡有了數,今天所發現最大價值的並不是那些民國瓷板畫,而是眼前這位陶瓷藝術家。
他沉吟道,“既然王先生急用錢,那麼這些我給你開個價也不妨,嗯,不過呢我想您也是行家,目前清早期和明朝的官窯價格都不高,更何況這民國的東西了,您心裡應該有個理想價位吧?”
王學峰露出了難色,“我明白,官窯價都不高,何況這些東西,雖說是好東西,可是沒有好價,這次我要是不是為了給女兒看病,也不會賣這些東西,要不您看,給兩千塊行不?”
這位怎麼也算是個藝術家,讓他開口談錢確實有些為難了。
不過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事到如今也隻好硬著頭皮說出了價格。
“兩千塊......”張震不置可否,拉起了長音。
王學峰頓時如同墜入低穀,一張臉變得煞白。
他老婆從旁邊低聲道,“實在不行一千五,女兒的病實在是拖不下去了。”
張震看著夫妻二人沉聲道,“兩位能說說,令愛得的什麼病,需要多少錢才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