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顧著聽歌了,差一點把正事給忘了,韓哥家裡麵要裝電話嗎?”
韓立聽到這個話題愣了一下,因為他現在可沒有資格裝電話,不過宋光輝既然這樣說一定是有什麼消息,於是隨後就問道。
“裝電話是不錯?不過不符合規定的事咱們不做,不能給家裡找麻煩。”
宋光輝:“不是的韓哥,裝電話是這麼個事.”
原來郵電局為了籌集市話建設資金,上級同意他們先行嘗試對外開放、放寬一部分裝電話的名額的政策,效果要是不錯的話,再向社會上推行。
不過這畢竟是為了籌集資金,上級批準他們收取一定的電話初裝費。
這個電話初裝費的收費標準初步定的是,大、中型工廠企業每個號碼、每條線線收取一千塊,小型工廠企業五百塊、機關團體與公費宿舍收取兩百塊錢。
同時對私人住宅開放這個權限,考慮到私人跟機關單位不同,因此郵電局這邊不收取電話的初裝費。
但是私人用戶需要交納六十塊錢的保證金,拆機、退號時,電話機要是能夠正常使用的話,這六十塊錢就會退給個人。
韓立一聽是這個情況心裡麵馬上就樂嗬了起來,原本他還擔心自己出國留學後,因為留學的性質原因他可能會在那邊來回溜達。
要真的是那種情況的話,韓立跟家人靠寫信溝通太不方便,現在要是能裝上電話就太好了,那他出國後隨時都能跟家人通話
至於這個政策什麼時候推向社會不重要,自己家眼前能裝上電話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於是韓立直接開口問道,
“小輝,裝電話這件事有沒有什麼限製沒有?”
“沒有什麼限製,隻不過目前還是內部消息,想要去申請裝機的話需要拿條子,不過韓立你要是裝的話用不著那玩意,我給人打個電話就行了。”
韓立聽完後稍微思索下說道:“那小輝你給我弄兩部電話的名額,我這邊裝一部電話,棉花胡同爸媽那邊也裝一部。”
其實韓立一開始想著要三個電話名額呢,因為他打算給大姐家也裝一部。
但是韓大姐家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還住在大雜院裡麵,這後麵還涉及到電話費的賬單,到時候要是因為這個讓大姐跟婆家人、鄰居鬨出矛盾就不值得了。
所以,這件事在沒有征求韓大姐同意之前韓立不能替她做主。
宋光輝:“這事好辦,韓哥你打算什麼時候裝?”
韓立:“這事當然是越快越好了,電話號碼也要好聽一點的有沒有問題?”
宋光輝:“裝機這事好說,我等下去打個電話,最晚後天就能給韓哥家裝上,不過什麼樣的號碼好聽呀?”
這時候四九城這邊沒有什麼666、888、518之類的說法,韓立對此也不在意,想了一下說道。
“隻要聽著不是什麼彆扭、難記的號碼就成。”
宋光輝:“行,這事趕早不趕晚,我這就去打電話,讓他們架線的時候帶著號碼簿過來,咱們現場挑兩個順心的。”
宋光輝知道外麵巷口就有電話,他說完後就出去打電話了,韓立把他送到街門外麵,回來的時候拐到北屋把裝電話這件事跟家人說了一下。
這個消息讓大家都很高興,這年頭電話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裝的,誰家裡要是有一部電話那絕對是相當牛掰的人物。
而且她們也想到了韓立出國留學後的情況,因此對這件事舉雙手讚成。
(各位大佬:在80之前,每個機關單位、廠礦企業裡麵的電話數量是有一定數量限製的,很多廠子甚至隻有一部對外電話。
而且個人隻有級彆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有資格在家裡麵裝一部電話。
這個根據城市不同規定也不相同,其他地方的情況不清楚,但是在四九城裡麵,像街道辦主任這個級彆是沒有資格往家裡麵裝電話的。
不過這個情況在80年六月份被打破了,郵電局為了籌集市話的建設資金,在取得上級的同意後。
所有的機關單位、廠礦企業、企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增裝電話數量,同時也放開了個人安裝電話這個政策,電話初裝費的收費標準跟上述一樣。
從那時候起,電話從機關單位、郵電局、小賣部走向了普通家庭,國人正式也開啟了通訊方麵的嘗鮮史。)
韓立現在能給家裡麵裝電話,這個就跟後世的網遊內測一樣,他隻不過是提前拿到了一個內測賬號而已,根本算不上什麼違規。
宋光輝出去打電話,磁帶再次換麵的時候,侯麗如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潤了一下剛才跟著哼唱的嗓子說道。
“韓哥你家真不錯,每次來你家都能感覺非常輕鬆,要不是房間有點少的話,我還真想在假期的時候住在你這裡,沒有家人跟著沒完沒了的嘮叨.。”
侯麗如這番話隻是年輕人的正常吐槽,因為他們這個年紀正處於不喜歡被家人嘮叨的年紀。
不過侯麗如的話音剛剛落下,其他人也跟著吐槽、訴苦起來。
這年頭講究的就是一個棍棒之下出孝子,哪怕是張海林他們在家也少不了被父母各種的教訓。
要是隔一段時間沒有被教訓的話,這些年輕人就會感覺不得勁、渾身癢癢、坐臥難安。
於是這些年輕人就想給自己找點事做,之後再被家人教訓一頓,這就是傳說中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不過侯惠東他們說著、說著話題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