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明昭的父母,對於這位京城的公子自是千百個滿意。
其家世顯赫,自身也努力,小小年紀已是正三品官員,這是多少人終其一生都達不到的高度啊。
更重要的是,人,他們也見過。馬楚翼一表人才,目色澄淨,一看就是那種清正嚴明,從未被酒色沾染的男子。
明焰就算以挑剔的眼光看馬楚翼,也不得不承認,此子若能做妹夫,定然相當不錯。
妹妹嫁得如意,他自是不反對。
這跟當年明貞嫁入護國公府當然不一樣。馬楚翼自己來問的,明昭自己想應的,相當於郎有情,妾有意了。
不過明昭卻知,恐怕這離“郎有情,妾有意”還有很長的距離。
她拿定主意後,最終還是去問了時安夏。不知為什麼,她對公主就是有一種莫名的依賴。
時安夏觀其色,不由自主漫出一抹溫存的笑意,“昭兒姐姐心裡已有答案了,怎又來問我?”
明昭不好意思,“想聽聽公主的意見。”
時安夏通常不會對旁人的姻緣指手畫腳,尤其雙方都是她認可且喜歡的人。
俗話說,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腳知道。
她便是問,“我的意見能左右昭兒姐姐的決定嗎?”
明昭搖搖頭,“不能。”說完又補充一句,“當然,如果有我不知道的品行問題,我會重新考慮。”
時安夏嘴角的笑意再次緩緩漫開。
這就是明昭和時安心的不同啊。
一個分明意誌堅定,卻願意聽勸,且關注點在人品問題上。
另一個就是強,執拗的叛逆。根本不管男方品性,一意認為所有人都見不得她好,擋她道。
時安夏並沒勸明昭什麼,隻是跟她說起了馬家的曆史,說起馬夫人是個怎樣的人。
馬楚翼的雙生子弟弟馬楚陽是馬夫人獨自在京城一手帶大,雖然帶得比較嬌慣任性,但大是大非上絕不容出錯。
從兒子的人品推斷母親,也能窺其一二。至少馬夫人應該是個心性慈善,愛兒護兒卻又不允其行事跋扈的人。
這樣的人起碼不是那等心思陰沉,愛搓磨兒媳婦的婆婆。
後又說起馬楚翼之前訂過親,對方叫容嫣。馬楚翼與之並無交集,因女子品行不端退了親。
時安夏講述的時候,很少帶有個人偏向,以極平實的語言陳述事實。既不粉飾,也無遮掩。
末了,時安夏道,“想來馬大人在來前對你也進行過調查了解,知你能乾,又能吃苦,才來問你意願。也許他以後會調離京城,所以你若答應這門親事,需得做好思想準備。”
明昭訝異,“他跟我確實是這麼說的,說要奏請皇上,允他鎮守國門。公主,你怎知他有這想法?”
時安夏淡淡一笑,“這就好比鳥兒應該屬於天空,馬兒應該屬於草原,魚兒離不開水。馬大人注定是咱們北翼的將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