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想捐銀子,卻又怕銀子落到貪官手裡,所以遲遲未動。
她詫異地問,“您是看到了陳家捐銀子……”
顧娘子點點頭,“民婦不止看到陳家捐銀子得到了爵位,還派人去查實銀子的去處。民婦知,那些銀子實實在在都用到了玉城災後重建上。從那時起,民婦就起了結識相關官員的打算。”
時安夏大為震撼。一個富賈心懷良善,懂感恩,知國泰民安才能賺更多銀子,過更好的生活。
且,如此嚴謹,還派人去查銀子有無落到實處。
這就很了不起,如此她對顧娘子更加有了好感。她沒打斷對方的話,讓其繼續講下去。
一口茶入喉,沁人心脾。她忽然知道為何前世顧娘子能義無反顧,將全副身家捐出。
顧娘子有些赧然,“或許公主會笑話我們商賈,事事求回報。民婦確實是起了用銀子換爵位的心思……”
時安夏正色道,“不,人做事有目的才正常。我豈有笑話之理?”
人家是實打實出了白花花的銀子,謀點好處再正常不過。
顧娘子又紅了臉,目光卻是更加清澈,“民婦常年居住甘州,京城宅子是前年才購入。民婦正愁沒有門路認識京城達官貴人,就結識了時大人。並且,時大人的出現,也確實解了我顧家的燃眉之急……”
原來,那年顧家商船遇上水患,本就在路上耽擱得久。後來商船急急忙忙趕到甘州準備下貨,結果船隻連貨帶人被扣了。
船上是絲綢茶葉,都是名貴之物。
說到這,顧娘子解釋了一下,“我們顧家的貨物從來都是規規矩矩按律上過稅,稅單等各項手續都齊備,原本是不該被扣那麼長時間。眼看著交貨期要到了,商船還被官府扣著。那會我就急了,一查,才知是甘州宋家眼紅我們顧家的生意,賄賂了甘州知府下的黑手。宋家就是想讓我們血本無歸……”
那會子,時成軒心情不好,才剛跟溫家撕破臉,誤打誤撞碰上了這事。
經顧娘子這麼一說,時安夏想起來了。當年她爹在甘州謊稱自己是欽差大臣,被明德帝派下去暗中查訪民情。
為此,她和母親唐楚君氣得要命,準備把時成軒找個地方關起來。
誰知派過去的人回來彙報說,時成軒忽然老實了,還做了件好事。他利用自己是海晏公主父親的身份,以及自封的欽差大臣身份,揪出了甘州知府受賄一事。
後來朝廷派人下去查證,發現確有其事,就將原甘州知府下了獄,換了個新知府上任。而相關涉案人等,也都紛紛按律判了刑罰。
但時安夏並不清楚,時成軒是幫顧家主持了公道。
自那之後,時成軒沒鬨出什麼妖蛾子,於是時安夏也就沒找人將他圈禁起來。
顧娘子道,“我們顧家自來把信譽看得比命還重要,那日就是交貨的最後一日。當時我已經做好了翻倍賠償的準備。誰知時大人出現了……”
當真是柳暗花明!天無絕人之路!
而那日的欽差大臣“時大人”,多麼風流倜儻,光芒萬丈。
“民婦感時大人援手之恩,常邀其過府,品茗賞花,間或小酌,以表謝忱。”顧娘子說這話時,目光清透明淨,“一來二往間,民婦與時大人結為知己,知無不言,言無不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