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行於千城萬鎮,總有值得自己駐足之地,有時誤過,可經諸多思量卻發現那邊才是歸宿,自然回返。”
“一座山百人觀,卻有萬般思量,有些人得一便是全,用不到再往彆處。”
“可有些人卻不同,心容千山萬水,所有領悟於心交融,卻是把諸般帶入心扉,他們所向,怕是隻有曆經無數往無儘高處才得滿。”
“不過說起彼此又無高低,便如長與一和博與眾,又能說,哪個定然高於哪個?”
“何時去往哪重天,便看自己心境,欲待往上便去,覺得迷茫或者眷戀便留,說來就是個順心意。”
“否則即便能夠直衝傳說裡最高的大羅天聖境又如何,體悟皆無便是走馬觀花,與未曾經曆又有如何不同?”
“再說那九霄之上豈是那般容易過的,諸般傳說,除了昊天,可有能夠窺視的?”
師良悟說得通透,趙尋安忍不住連連點頭,卻是苦笑著說:
“如此說來,步入通天路的諸多天縱,豈不儘數困頓諸天,真正能夠通天而上的,可有存在?”
“此言便是偏頗。”
師良悟搖頭,沉聲說:
“少時離家老大回,諸般風景看後,最好的,豈不還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風景終究是風景,若有歸處,攜諸多領悟回還,豈不更好?”
一語驚醒趙尋安,卻讓鑽了牛角尖的思量恍然大悟,說的是,自己所向雖是九天之上,可若真就不得,甚或心竭,為何不能回到歸處?
趙尋安起身與他拱手謝,卻被師良悟扯回,笑著說:
“其實如此一般言語不止趙領主,天縱裡諸多有言,說來便是一個誤區,想著隻能上不能下。”
“其實人生順意便好,刻意苦求,又有何益?”
說罷師良悟取一紅帖放於趙尋安眼前,笑著說:
“五日後仙府欲待聘邀二十教習,報名者數千,若趙領主有意可持帖往喜好科目處報名,但若入職每月便是三枚金靈的束脩。”
“若覺還有餘力也可多報一二,到時的收益可是翻倍。”
聽聞師良悟言語趙尋安眼睛立時一亮,帶著些許好奇問:
“博閱仙府到底有幾個科目,如今兼顧最多的師長能有幾個?”
“正好九科,兼顧最多的也隻三,仙途所求便是專一,若是過於駁雜路途便不好走了。”
師良悟搖頭說起九科內容,趙尋安卻是咧嘴笑,心中也是奇,竟然和雲山宗霍林洞天一般,也是五行、製丹、煉器、陣法、雜項。
天地間便沒那麼多的巧,彼此間定有牽連。
見趙尋安笑的燦爛,師良悟禁不住好奇問:
“趙領主可有想好,欲待兼顧那些科目?”
“自然是九科全有,橫豎每日無事,一月二三十枚金靈的收成,豈不快哉?”
師良悟聞言苦笑,貪心有些大了,便當每科招錄是那般容易的?
這些時日了解也是不少,知曉趙尋安多才,可若想全部製霸並非那般容易。
尤其雜項,一科涵蓋超乎其他八科數倍不止,但能入選的教習,哪個不是太皇黃曾天少有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