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喬瑋來說,她尚有最後一個問題,“其實有如此完備的軍備在手,歐家便是想要自立山頭,成為一方山民甚至爭一爭宗帥諸侯,也不見得無望,為何要依靠江東孫家?”
歐邶卻被喬瑋的這個說法嚇了一跳,“歐家絕無此心,侯夫人這話是折煞我等了,歐家世代為工匠,絕不敢有二心。”
喬瑋愣了一下,轉念便明白了。
她是生活在現代,奉行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可是對於切實生活在東漢末年的人來說,士農工商是有著絕對的階級壁壘隔閡。
就算工匠們掌握著戰備力量,但他們吃手藝飯的人,也沒有多少機會可以讀書,至多認識一些字,能看懂繪製圖紙。
這個時代,讀書也還是絕對少數人才能擁有的權利。
而沒有讀書,如何明智,自然也就不會對現有的生活製度抱有多少的反抗之心。
“是我問錯話了,我向公子道歉,此話絕沒有懷疑你們用心之意,你不必如此惶恐。”喬瑋笑著將歐邶扶起來,“我隻是覺得你們有如此工藝工坊,竟然願意為江東效勞,我也是唯恐辜負了歐家的信任。”
歐邶聽懂了喬瑋的潛台詞,他需要給喬瑋一個令她可以信服的投誠的理由。
“‘懷璧其罪、象齒焚身’,這便是如今歐家的處境。”歐家不是沒有看到如此危機,山越之擾也並非是從今日開始的,“先祖選擇隱姓埋名之後,歐家也有過短暫的太平之日,可自從秦漢之亂後,山中之民逐漸成宗帥之勢,歐家便也麵臨了不少的無妄之災。
族中長老也各持所見,混亂不堪。為求自保,歐氏主房的一些長老不得不斷尾求生,各房分支開始各自分地下山,自尋生路,有不少歐氏各分支的子弟都被山民抓去鑄造兵甲,生死不知。
若有僥幸逃生的,願意歸來投奔我歐氏主房的,我們也都接納。”歐邶指著內院裡的幾位工匠,喬瑋順著視線看去,那些工匠們大多都並非身體康全,各有所缺,或是四肢,或是五官,或身有各樣密布傷痕,甚至還有一個眼瞧著都不足十歲的孩子,身上竟看不出有一處好肉。
“歐氏的祖訓,隻鑄兵器,不行殺戮。那些子弟被擄掠不說,有時候士卒不夠,他們也要充行兵卒,死傷不說,若有反抗,也無生路。
說起來,也是我歐氏主房對不住各分支分房,但歐氏子弟除了會鍛造機關,並不懂兵將之事,空有一身力氣,卻無法為族中子弟報仇。
因此,歐氏想要出山也並非一日兩日之想,上一任家主便早有此打算,隻是族中長老多是不願違背祖訓,與兵將為伍,恒屠。這是教訓,也是禁錮,出山是賭注,也是生路,端看能否賭贏,就目前來看,莫三公子也沒輸。”
歐邶也沒否認莫三公子在對於他下定決心要帶歐氏全族出山一事上的影響。
“你和三公子嘴上日日相爭,心裡倒是處處念他的好。”
歐邶也笑了,“夫人可千萬彆告訴他,他這個人可痞得很,要知道我念他兩分好,這主房裡他都得橫著走了!”
“好,我不說。”
“莫氏這一支的確是不容易,從他祖父開始,便早早就看出了歐氏的困局,也是最早提出要下山的一支,如今數十年過去了,主房中的長老們才反應過來,老人家的確是高瞻遠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