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一眾考生個頂個的抓耳撓腮。
沒轍,實在是沒轍!
算逑,先把其他題目搞定了再說這個去。
不過,學子跟學子,終歸還是有差彆的。
就在其他學子都在咬牙切齒的開始書寫之前的題目時,解縉卻兩眼放空的看著考卷。
“二?二!二……”
此時的解縉,若是在電影電視劇裡展現的話,當是得用一個特效才行。
無數的書本,在解縉的腦海之中散落成一個個閃著金光的文字,而後快速的飛掠而過。
而實際上,解縉不過是全力開動自己的腦力,在自己那龐大的書籍資料庫當中,快速的翻閱著。
與“二”有關的句子,實在是太多了。
某本書的第二冊?
某本書的第二篇?
某段文的第二字?
甚至乾脆就是文中出了“二”字?
解縉知道,越是這種看似沒要求的題,越是能體現一個人的水平。
因為首先伱就得從一大堆稀裡糊塗、亂七八糟的答案裡,選出最適合的那個來。
隻有那樣,才能有個良好的破題方向。
而對於這等挑戰,解縉還挺興奮的。
誰讓他是個神童呢。
彆的不說,單說記憶力的話,他可以吊打一應同窗。
不過,固然解縉從小博覽群書,但終究還是有限的。
不多時,額頭微微見汗的解縉終於嘴角一挑。
抬手揉了揉額角,緩解了一下剛剛的用腦過度,解縉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上了一句話。
“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此句,出自論語,並不是什麼特彆生僻的典籍,甚至可以說無論治學治的是哪本典籍,但入門的時候,論語一書絕對都是要背的。
那為何沒人選擇這句?
說白了,還是剛剛那問題,選擇太多的時候,反而不知道怎麼選了。
唯獨解縉這樣的,一旦有了思路以後,管你出題之人是怎麼想的,反正小爺我就是這麼想的。
我不僅這麼想,還打算靠自己手中筆和錦繡文章,讓考官明白,小爺我想的,其實也是對的。
這就是解縉的本事了。
也同樣是解縉強於其他人的地方。
不過,另一邊的方孝儒,就沒這麼好運了。
此時的他,麵前的草稿紙上已經寫得密密麻麻了。
若是打眼一瞧,便會發現,全是跟“二”有關的經典語句甚至詞語。
方孝儒心算以及記憶能力,遠不如解縉那麼變態。
所以,他乾脆來了個笨辦法,我想出一句,我記下來一句,到時候再選一個合適的不就行了?
可方孝儒以前沒統計過,倒是沒發現。
如今一本本的典籍默背摘錄之後,他才發現,跟二有關的……怎麼這麼多啊。
‘這胡大人究竟意欲何為?’
‘到底是怎麼想出這等題目的?’
‘陛下怎麼就不把這等怪人趕緊弄走呢!’
‘直娘賊,煩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