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揮了揮手,讓其他內侍都滾了出去,獨留下了宋利一人。
宋利已經不算外人了,反正這老貨知道的隱秘已經不缺這點了。
等到殿門都關上以後,麵對著這空蕩蕩的大殿中站著的幾個兒子,朱元璋才幽幽的說道。
“這大明是咱家的,可皇位隻有一個,標兒是咱的長子,也是你們的大哥,所以這皇位,隻能留給他!”
“你們不要怨咱,咱也沒其他辦法,一個家,當家做主的始終隻能有一個!”
“所以,咱把你們幾個,都分封出去。”
“你們都成年了,也到了鎮守一方疆土、護衛大明周全的時候了。”
“這是你們的榮耀,也是你們的責任,莫要讓咱失望!”
“聽見了嗎?”
一眾皇子不管平日裡在外間怎麼鬨騰、囂張,這會兒一個個老實得跟鵪鶉似的,規規矩矩的行禮聽命。
要說聽見沒有?
那自然聽見了!
可要說樂不樂意?
那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麼些不舍的!
畢竟,這一走,哪怕被朱元璋塞了不少軍權給他們,還有了自己的封地,但終究隻是個藩王了啊。
可……這局麵,他們其實早就想明白了。
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太子,隻能是,也必須是朱標的!
除了這個大哥,其他人任何兄弟當太子,都必然有其他兄弟跳腳罵街。
唯獨朱標這個大哥,無論是法理上還是情感上,那是真正的做到了毋庸置疑。
所以,僅僅是腹誹了幾句以後,一眾皇子也就平靜了下來。
畢竟,早有準備不是?
與其抱怨這個,還不如認真聽聽封地在哪兒呢。
封號這東西,沒把封地拿到手之前可是做不得數的。
改個封號而已,算什麼!
果然,眼見著自己幾個兒子都沒多話,朱元璋說起了對於幾個兒子的安排。
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本的封號就藩的,也就是說,老四朱棣還是按照原本的軌跡就藩北平,讓他這個燕王實至名歸。
不過,在朱元璋分封完各位皇子後,他並沒有要求眾人立馬去封地,而是要求一應皇子先去鳳陽老家待上一段時間。
“鳳陽是咱的老家,咱生在那兒、長在那兒,給人放羊、種地都在那兒,咱的爹娘兄嫂也死在那兒!”
“鳳陽是個窮地方不錯,可那地方,是咱老朱家的根!”
“咱讓你們去那兒,有兩個意思!”
說到這裡,朱元璋慢慢挺直了腰杆,一對虎目直直地看著自己這幾個兒子,沉聲道。
“一,到鳳陽走一走看一看,見識見識民間疾苦,咱老朱家不要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蠢貨!”
“其次,咱會給你們兄弟幾個,一人一袋子土豆,你們要親自去種!”
“隻有真正見識到這東西的好處了,你們才會清楚,這仙糧對咱老朱家對大明究竟有多大的好處!”
“這兩點,你們可莫要給咱忘記了!”
 本章完